(原标题:海德股份:困境资产主业稳健构筑安全垫,个贷不良打造增长新引擎)
10月29日晚间,海德股份(000567.SZ)发布2025年三季度报告。公告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公司共实现营收4.57亿元,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2.67亿元,经营净现金流较上年同期增长782.20%。报告期间,面对复杂的经济环境,海德股份展现出稳健的经营定力与前瞻性的战略布局。一方面,公司传统困境资产业务通过主动管理优化存量,实现了资金的安全回笼与充足储备;与此同时,个贷不良新赛道加速成长,凭借显著的规模优势与金融科技的深度融合,已成为驱动业绩增长的重要引擎。市场人士分析指出,当前海德股份在传统与新兴业务板块均已构筑起核心竞争优势,其发展模式在有效平滑周期波动的同时,更为其在未来经济结构调整中捕捉机遇储备了充足动能。
困境资产存量资源优渥
丰厚储备静待周期机遇
从业务端来看,海德股份长期深耕困境资产管理行业,业务布局聚焦于底层资产为能源、上市公司等熟悉且擅长的领域,以及具备确定性的特殊机遇业务。公司综合运用重组、重整、盘活、纾困、提质、增效、赋能、处置等多种方式,有效化解不良资产并提升其内在价值。经过多年积累,其已在困境资产管理行业中确立了自身的专业地位和影响力。
据经营情况显示,报告期间,面对市场环境变化,海德股份主动调整经营思路,坚持稳健运营,困境资产业务规模较往年有所控制。这一策略性收缩,主要源于公司加大了对部分存量不良资产的清收与退出力度,成功回笼资金,有利于保持主业的财务健康和持续经营能力,同时也为后续把握新的业务机遇储备了动能。
根据财务数据显示,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达到12.67亿元,呈现大幅增长。这主要得益于公司强化清收工作,部分重组类不良资产项目本息顺利收回。现金流的增长体现了公司实现资产安全退出的能力,也增强了其资金实力,为未来捕捉市场机会、拓展优质项目积攒了重要储备。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当前公司困境资产存量余额整体仍保持较高水平。根据2025年上半年数据,海德股份能源类困境资产项目存量余额为38.14亿元,在该领域,公司主要依据重组协议以固定收益模式获取重组收益,有助于形成长期稳定的收益和现金流来源;上市公司困境资产项目余额为6.86亿元,板块内储备项目正在积极推进中;特殊机遇项目存量余额22.35亿元,该业务类型灵活,通常能带来可观的投资回报;商业地产类困境资产项目存量余额10.86亿元,目前运营情况良好。综合来看,公司困境资产存量余额较高,构成了未来业绩的潜在弹性。随着存量项目的逐步处置与盘活,这些资产有望持续释放价值,为公司业绩增长提供支撑。
业内人士分析指出,从行业发展来看,我国经济总量庞大,困境资产市场规模相对可观。伴随经济结构转型、产业调整以及经济总量的持续扩张,困境资产的供给预计将保持增长,其中具备投资潜力的资产机会也将进一步增多。而就公司层面而言,海德股份依托股东产业背景和自身上市公司平台优势,在产融结合、债务重组和资本运作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同时,公司建立了高效的项目决策机制和全面的风险管理体系,为业务稳健开展和长期健康发展提供了保障。后续在行业机遇与自身能力的双重驱动下,海德股份有望持续捕捉困境资产市场的投资机会,推动公司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规模与科技双轮驱动
个贷不良行业红利持续释放
在传统困境资产业务领域持续深耕与储备的同时,海德股份近年来也积极顺应市场趋势,稳步拓展个贷不良资产管理这一新兴赛道,为公司开辟了第二增长曲线。
根据公告披露,海德股份目前已与长城股权基金、苏州资产、北京国通资产、山东铁投、山东机场资本等多家机构合作或共同设立了个贷不良资产合伙企业。截至今年上半年,公司旗下负责该业务的经营主体——海德资管,持有的个贷不良债权本金约97.68亿元,债权本息合计约168.76亿元,涉及债务人超过48.51万户,其市场占有率在全国及地方AMC中位居前列。同时,公司将金融科技深度应用于业务全流程,有效提升了资产估值、精准催收和风险管理的效率与精度。在个贷不良领域的先发优势和规模基础,也为公司后续业绩释放提供了重要支撑,其发展路径也愈发清晰。
从行业发展趋势来看,当前个贷不良市场的潜在空间正持续扩大。有媒体报道根据银行业信贷资产登记流转中心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底,已有15家持牌消费金融公司通过银登中心挂牌转让不良贷款资产包达110期,未偿本息总额超过300亿元,同比增幅高达217%,创下历史同期新高。而在行业规模快速扩容的背景下,像海德股份这样已提前布局、并形成一定业务体量的专业机构,将更有能力捕捉市场机遇,实现可持续的业务增长。
此外,海德股份并未止步于传统处置模式,而是不断探索个贷不良资产处置的创新路径。据披露,报告期间公司持续优化并升级了与蚂蚁集团旗下上海蚂蚁奇奇数字科技有限公司共同打造的“海德个人纾困平台”。该平台通过科技与数字化赋能,实现了对债务人的有效触达与连接,将传统对抗性的清收处置,转变为长效化的债务人运营与帮扶机制。这一模式在提升整体回款率的同时,也切实帮助暂时陷入财务困境的债务人渡过难关,体现了有温度的企业社会责任。
总体来看,目前海德股份在个贷不良领域已建立起显著的资产规模与先发优势,其对金融科技的深度融合与应用,正不断强化其在资产处置效率与风险管理上的核心竞争力。预计未来,在广阔的市场前景下,“规模+科技”的双轮驱动,将成为公司在该赛道中突出重围、并实现长期价值增长的关键所在。另外,随着海南自贸港封关在即,后续海南金融领域开放自由度提升,将有望进一步带来大量国内外投资涌入,而作为当地不良资产管理上市公司,海德股份亦有望借助金融开放政策拓展跨境业务,优化处置流程与运营成本,以推动后续业务规模的进一步拓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