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首笔中葡碳汇交易签约 粤港澳大湾区合作平台启动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全国首笔中葡碳汇交易签约 粤港澳大湾区合作平台启动)

大湾区经济网珠海讯,11月3日,全国首笔“中葡”碳汇交易暨粤港澳大湾区碳汇合作平台签约仪式在广东珠海金湾区举行。十五运会配套服务酒店迈科酒店现场签约购买全国首笔跨境碳汇产品,标志着我国在“一国两制”框架下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取得重要突破,为粤港澳大湾区绿色低碳发展注入新动能。

此次交易的“中葡”碳汇产品创新性整合了金湾本土生态资源与葡语国家碳汇项目。其中,金湾本地碳汇来源于南水镇南水沥5万平方米金滩柽柳生态带。监测数据显示,这种本土培育的耐盐碱植物碳汇能力仅次于红树林,高于普通盐沼植物和海草床,每公顷年固碳量可达12吨。金湾区通过建立国内首个金滩柽柳碳汇计量体系,已完成相关方法学备案,填补了广东省盐沼植物碳汇核算的技术空白,为生态资源转化为标准化碳资产提供了“计价依据”。

依托澳门作为中国与葡语国家商贸合作服务平台的独特优势,此次交易构建了跨境碳汇合作的全新机制。金湾区与澳门国际碳排放权交易所联合开发的跨区域交易规则,实现了内地碳汇项目与国际碳市场的规则衔接。通过这套包含核算框架、交易流程和监管标准的完整体系,成功打通了中国与葡语系国家的碳汇交易通道。据测算,该机制成熟后有望撬动上亿吨规模的中葡碳汇贸易额,为全球气候治理提供“中国方案”。

签约仪式上,珠海联港集团有限公司、澳门国际碳排放权交易所、广州碳排放权交易中心、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澳门大学高等研究院、香港城市大学能源经济与环境管理研究室五方共同签署《碳汇研究合作框架协议》。根据协议,五方将共建“研究—开发—交易—应用”全链条合作机制,重点开展碳汇方法学研发、跨境交易模式创新和绿色金融产品设计,形成粤港澳三地协同推进的工作格局。

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碳汇产业创新高地,金湾区已系统布局涵盖碳汇项目开发、监测核证、交易服务、绿色金融等领域的全链条产业生态圈。通过“生态修复+产业融合”模式,当地已培育出碳汇计量、蓝碳技术研发等特色产业集群。横琴澳门大学高等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陈国凯表示,这种将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有机结合的实践,为大湾区乃至全国提供了可测量、可报告、可核查的生态价值实现路径,彰显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广东智慧”。

此次中葡碳汇交易的成功落地,是粤港澳大湾区深化绿色低碳合作的重要里程碑。通过发挥三地制度优势,不仅创新了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更拓展了中国与葡语国家在气候治理领域的合作空间,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贡献了“湾区力量”。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