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AMD(AMD.US)信仰拉满 但业绩展望追不上OpenAI大单带来的想象空间)
智通财经APP获悉,英伟达在数据中心与PC芯片领域长期以来最大竞争对手AMD(AMD.US)北京时间周三晨间公布最新业绩报告,AMD乃全球仅有的能和在AI算力基础设施领域堪称垄断地位的“英伟达AI GPU系列产品”进行GPU级别算力竞争的芯片公司,因此一些华尔街顶级投资机构非常看好AMD不断蚕食英伟达千亿美元级别的90%市场份额垄断地位,进而实现增速远远强于英伟达的井喷式业绩扩张曲线。AMD与OpenAI达成6GW AI GPU算力采购协议以及颇具创新的“股权-AI算力供给对赌合同”之后,市场对于AMD基本面前景以及未来估值可谓愈发乐观。
然而,在经历最新一轮AI算力产业链投资狂潮大幅推动英伟达、AMD以及博通、美光等算力领军者股价屡创新高,以及新一轮令市场瞩目的重大AI算力采购大单带动AMD股价飙升从而令华尔街对于AMD的业绩预期不断推高之后,其最新的官方业绩展望数据未能打动华尔街的机构投资者们,AMD最新业绩未能像一些投资者此前所期待的那样全面强化“AI信仰”。
该芯片公司在一份最新声明中表示,第四季度营收展望中值约为96亿美元——AMD给出的Q4营收展望区间为93亿美元至99亿美元;NON-GAAP口径下的第四季度毛利率预期约为54.5%,与华尔街分析师平均预期持平。
尽管上述的该展望高于分析师们平均预期的约92亿美元,但部分分析师的预测高达99-100亿美元。显然,从AMD公布业绩之后盘后一度超3%跌幅来看,市场对于这一份展望谈不上满意甚至略感失望,毕竟AMD与OpenAI、甲骨文达成重磅采购协议之后,华尔街对于AMD业绩预期以及目标股价不断上修,消息动态面以及市场乐观看涨情绪驱动AMD股价自10月以来暴涨超55%,AMD市值则从双方达成协议之前的2700亿美元飙升至当前的约4100亿美元。
在与OpenAI以及此后同样在10月与云计算领军者甲骨文(ORCL.US)达成重磅合作协议之后,投资者们可谓大举押注AMD股价与业绩齐增,这两家公司计划在其人工智能算力基础设施建设中大规模购置AMD AI GPU,而不是单一采购英伟达Blackwell架构AI GPU。市场则迫切希望AMD最终能够成功撬动英伟达在AI算力基础设施领域的绝对主导地位。
但AMD给出的最新前景展望表明,AMD的AI GPU收益效应与回报兑现可能比部分投资者此前所预期的进程更为缓慢。
消息发布后,该股在盘后交易中一度下跌接近4%。截至周二美股收盘,在财报公布之前,AMD股价今年迄今已实现翻倍,报收250.05美元。
数据中心与PC业务助力AMD Q3实现强劲增长
第三季度的业绩方面,整体而言高于市场预期,但是Q3业绩带来的股价与市场情绪刺激效应远远不及未来业绩展望。AMD第三季度整体营收同比大幅增长36%,至92.5亿美元,高于87亿美元的华尔街平均预期,其中绝大多数贡献来自于数据中心业务部门——正是该业务部门提供英伟达Blackwell AI GPU的最强GPU算力竞品以及面向数据中心的高性能CPU。
AMD第三季度营业利润则同比大幅增长75%至12.7亿美元。剔除某些项目后,AMD Q3调整之后的每股收益为1.20美元,根据机构汇编的数据,高于分析师们平均预期的每股收益1.17 美元,相比之下上年同期的调整后每股收益则仅仅为0.92美元。
同期AMD 数据中心业务营收同比增长22%,至43亿美元,高于分析师们平均预期的约41.4亿美元。与个人电脑密切相关的客户与游戏业务营收则同比大幅增长73%,达到40亿美元,远远高于分析师们平均预测的约26亿美元。
在业绩声明中,AMD首席执行官苏姿丰(Lisa Su)表示,随着AMD寄望由AI热潮推动营收以及盈利大幅增长,这些数字标志着“我们的增长轨迹出现了清晰的上行势头”。
她在与全球投资者和分析师们的业绩电话会议上表示,预计到2027年,与AI训练/推理算力集群密切相关的业务每年将带来“数百亿美元”的营收规模。与此同时,她称该公司的PC芯片业务增速将大幅快于整体市场。
AMD近期与 OpenAI、甲骨文以及美国能源部达成的重磅长期合作协议,反映出市场对其MI系列AI GPU产品线的大规模购置兴趣大幅提升。这些产品与英伟达的Blackwell AI GPU进行激烈的正面竞争,被用于AI大模型训练以及运行堪称天量级别的AI推理工作负载。
与英伟达有所不同的是,AMD同时也是个人电脑和数据中心服务器所用的GPU与高性能中央处理器(CPU)的最大规模供应商之一。上月,其最大竞争对手之一的英特尔(INTC.US)指出,当前AI热潮推动之下,市场对于具备革新式AI功能的新款AI笔记本电脑,以及数据中心企业级服务器CPU的需求强劲。在这些除数据中心AI GPU以外的关键业务领域,AMD 一直在从这位长期以来的宿敌——英特尔那里抢占市场份额。
AMD 是全球第二大GPU系列芯片供应商,这类芯片构成了在数据中心运行万亿参数级别AI大模型的基础设施。同时,其中央处理器(CPU)系列产品则在个人电脑和服务器领域直接与英特尔的CPU系列产品展开竞争。
但与英伟达一样,AMD也被卷入不断升级的中美贸易对峙之中。华盛顿以安全担忧为由,对向一些亚洲国家出口最强劲性能的AI加速器产品施加严格限制。美国芯片巨头们一直在游说放宽这些规则,认为在中国市场开展更多业务将会强化美国AI实力,但是特朗普政府对于此类游说一直持谨慎立场。
AMD 此前曾警告称,这些对华出口限制将使其今年营收损失大约15亿美元。该公司周二表示,其第三季度业绩并未包含向中国出货的MI308 系列AI芯片所产生的营收。
与OpenAI的超级重磅合作为AMD股价与业绩前景带来巨大想象空间
近期全球DRAM和NAND系列的高性能存储产品价格持续大涨,加之全球估值最高的AI初创公司OpenAI已经达成了超过1万亿美元的AI算力基础设施交易,以及“芯片代工之王”台积电、存储巨头三星和SK海力士公布无比强劲的超预期业绩并上调2025年与2026年营收增长预期,可谓共同大幅强化了AI GPU、ASIC以及HBM、数据中心SSD存储系统、液冷系统、核心电力设备等AI算力基础设施板块的“长期牛市叙事逻辑”。
但是就目前而言,AMD业绩展望显然未能强化“AI牛市叙事逻辑”,该芯片巨头最新的业绩前景,明显赶不上与OpenAI的超级重磅合作带来的无比庞大想象空间。
汇丰在最新的看涨研报中重申对英伟达长期以来的竞争对手——AMD(AMD.US)的“买入”评级,并将其目标价从185美元大幅上调至310美元,为华尔街最高目标股价水平。分析师Lee写道,该公司最近与OpenAI达成的交易“呈现出更为有利的看涨图景”,并提升了业绩预测清晰度以及市场看涨情绪;他还补充称:“未来可能还有来自定价溢价以及额外AI GPU出货量扩张的进一步上行空间。”截至周二美股收盘,AMD股价收于250.05美元。
今年以来,AMD股价已上涨超过110%,其中绝大部分涨幅集中在过去一个月。AMD在标普500指数成分股中的市值排名也从年初的第44位瞬间跃升至前20位,市值已经突破至4000亿美元且不断创下历史新高。近期AMD强劲涨势的主要催化剂是该芯片公司与人工智能应用领军者OpenAI达成的一项千亿美元级别的重要AI算力基础设施合作协议。此举不仅验证了AMD AI算力基础设施技术的强劲实力,也让华尔街投资机构们对其未来财务前景更为乐观。
AMD和OpenAI签署的协议包含多年、多代产品的6GW级AI GPU供货协议,首批1GW部署将从2026年下半年开始,将部署AMD Instinct MI450 系列AI GPU。更加重磅的是,AMD向OpenAI发放最多约1.6 亿股的认股权证,行权价约0.01美元/股;如果全部兑现,相当于分配给OpenAI最多约10%的AMD 股权选择权;权证的归属分以下触发规则:部署首个1GW、再到6GW的GPU 规模;以及AMD股价达到600美元目标价位。
AMD和OpenAI的合作也就是媒体口中的 “chips-for-equity 模式”:OpenAI承诺巨额算力采购 + 帮AMD打造头部AI算力基础设施标杆,作为回报拿到一揽子极便宜的长期股权期权,绑定双方长期利益。
AMD所采购的MI450性能相比AMD上一代 MI300X / MI350X,堪称“内存怪兽”级别的AI性能跃迁,工艺制程方面,采用台积电2nm(N2)最先进制程,基于CDNA 5先进架构,显存带宽相比MI300X,从5.3 TB/s大幅跃升至19.6 TB/s,显存容量从192GB跃升至432GB。对 OpenAI 这种正在做超大规模多模态+超长上下文 LLM 的最大型玩家来说,超大显存 + 超大带宽的价值,很多时候比单卡多几TOPS算力更具性价比,并且对于OpenAI来说,这也是在英伟达Blackwell AI GPU体系之外,再筑一条以“超大显存/带宽+更先进制程”为核心的第二AI GPU算力战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