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比特币“血崩”,全球加密货币市场超43.8万人爆仓)
南方财经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赖镇桃
经历了“红色十月”后,比特币价格再次跌破关键支撑位。
11月5日,周三凌晨,比特币价格直线下行,一度下探至99008美元/枚,是6月末以来首次跌破10万美元大关。短短一个月内,比特币的价格已经重挫超18%,单枚比特币的价格跌超22400美元。
抛售的压力依然高企。Coinbase数据显示,比特币的总市值月内已经缩水超2.62%,相当于一个月内蒸发了约600亿美元的市值。
比特币以外,其他加密货币则以更快的速度下泄。最近一个月,以太坊作为总市值排名仅次于比特币的第二大加密货币,月跌超29%,XRP下挫超25%。
刚过去的10月,币圈还意外终结了七年连涨神话。从2018年开始,比特币在每年10月都会出现必涨行情,但几周前一波大清算危机后,10月从“Uptober”变成了“Downtober”,现在比特币已经基本抹除夏季的全部涨幅。
一般而言,加密货币还会在四季度迎来一年来的最佳行情。市场能在年底找回看涨的信心吗?
当地时间11月4日,美国三大股指全线收跌,“恐慌指数”VIX波动率指数大幅上涨,风险资产出现剧烈抛售,万得美国科技七巨头指数跌1.93%,高盛和摩根士丹利的分析师双双警告未来两年全球股市或出现超10%的回撤。
在市场怀疑美国科技股出现巨大泡沫时,与这波人工智能浪潮紧密相关的加密货币,也迎来了新一波抛压。Coinglass数据显示,截至11月5日下午17:00点,全球加密货币市场超43.8万人爆仓,爆仓总金额达73亿美元。对比10月6日创下的126200美元历史高点,现在比特币的价格已经下挫超20%。
比特币遭遇“闪崩”,短期内市场风险偏好的转向只是一个导火索。香港Uweb商学院校长、香港注册数字资产分析师学会董事于佳宁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分析,最近比特币的“血崩”行情其实是多重因素叠加的结果。宏观层面上,近期美国的关税政策与通胀压力令市场重新评估美联储的政策空间,利率长期维持高位的预期,使得资金回流美元资产,全球风险资产同步下挫,市场从乐观预期转向避险状态。最近美股期货、亚太股市、大宗商品几乎全线承压,而在这种背景下,数字资产市场本身的结构性脆弱被彻底放大。
而在这周的“黑色星期二”之前,美股一再创下历史新高,尤其英伟达为代表的科技股走出黄金行情,实则也加剧了资金从加密市场的回撤。
香港数字资产平台新火科技研究院院长丁元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前段时间美股正在经历AI牛市,这对原本押注或正在观望加密货币的资金产生了显著的虹吸效应。AI板块的高回报率和相对确定性,吸引资金从波动性更大的加密市场分流,或延缓进入,削弱了加密市场的潜在买盘。
近日美股的大跳水,或许还会加快资金的轮动。ABC Squared的管理成员Marcus Sturdivant表示,当股市和比特币开始下跌时,投资者可能从比特币中取钱来弥补他们在股市中的头寸,股市开始反弹,加密市场进一步下行。
上个月爆发的“史诗级爆仓”事件,称得上是加密行情的一大分水岭,也在无形之中改变了市场对加密货币的心态和信心。
据央视报道,当地时间10月10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社交媒体发文称,将从11月1日起对所有中国进口商品加征100%额外关税。市场恐慌迅速点燃,叠加美国政府陷入史上最长停摆,经济数据延迟发布,进一步增加市场的不确定性,引发全球金融市场动荡。
出于对潜在贸易战的担忧,市场开启恐慌性抛售,比特币、以太坊等加密货币大幅下挫。10月11日,据数据追踪机构CoinGlass显示,过去24小时内,价值近200亿美元的加密货币押注被强制平仓,超过160万名交易员被清算,其中绝大多数是多头头寸。
这次史上最大规模的清算事件,让不少投资者一夜之间损失收益和本金,流动性和信心都出现崩塌后,买盘明显更趋于谨慎。
数字资产对冲基金Capriole Investments的创始人Charles Edwards提及,近七个月来,机构对比特币的需求首次低于新币开采的速度。这表明大型买家可能正在退缩,其他活动整体上呈现出一种明显的避险情绪。
“10月11日大跌对整个加密行业是一次大范围伤害,场内爆仓达数百亿美元,包括散户、机构交易者、做市商甚至交易所都不同程度受波及。这种级别的大清算按照以往经验来看,需要最少月级别的时间来恢复,导致短期内行业存量资金不足,难以产生新的上涨动能。”丁元指出。
经历了大规模被迫平仓的动荡之后,市场的重心转向信心修复和减杠杆。于佳宁表示,短期内,主要做市机构因对冲头寸被自动减仓、资产遭受剧烈波动而蒙受重大损失,部分量化基金与高频团队被迫削减风险敞口,市场深度随之骤减。过去依赖高杠杆、高周转率维系的交易生态陷入自我收缩,连带影响了期货、永续合约以及稳定币的定价机制。
“市场从价格危机进入信任危机,资金更趋谨慎,机构交易策略转向防御,散户参与意愿下降。”于佳宁总结道。
在10月11日的大规模清算风暴后,比特币等加密货币的价格便开始了一路寻底之路。刚过去的10月,比特币罕见未能实现收涨定律,四季度能否如历史数据般走出强劲表现,亦面临巨大变数。
投资机构Compass Point分析师Ed Engel提及,比特币上一次未能实现10月收涨是在2018年,在这之后的11月比特币暴跌了37%。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王鹏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展望加密货币后续走势,当前机构参与多,或削弱极端波动。短期内,第四季度行情多空交织,机构需求、降息预期有望带来提振,但美国政府收紧加密监管、大量加密交易平台和数字货币涌现导致竞争加剧,对技术升级的存疑,也会抑制涨势。
在一度跌破10万美元大关后,一些关键支撑位对于比特币的后续走势尤为关键。TeraHash的分析师几天前表示,比特币保持在98000美元的水平至关重要。失去它很容易将价格推到90000美元至74000美元之间。如果丢失这些关键支撑位,可能会在70000-60000美元区域进行更深的调整。
在受访专家看来,加密市场或还要经历较长一段时间的盘整期。于佳宁判断,比特币价格能否迎来向上突破的拐点,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市场的资金流和信心修复,而不是某个单一的技术价位。根据研究机构Glassnode的数据,当前数字资产市场缺乏持续的上行动能。技术面上,动能指标如RSI稍有回升至55.7,反映短期企稳迹象,但成交量下降超过11%,说明交易活跃度不足。
后市来看,丁元依然看好比特币的中长期表现,这轮大清算在慢慢把高杠杆资金“洗”出场,而现货ETF和合规机构入场的长期逻辑没有改变。
王鹏提醒,投资者布局加密货币要设止损、控占比、分散投,同时选合规平台与安全钱包,做好安全防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