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日本厂商,争霸2nm)
公众号记得加星标,第一时间看推送不会错过。
来 源: 内容来自technews。
日本半导体三大巨头在全球掀起激烈产能竞速,是下代芯片制程争夺的预判。东京应化工业(Tokyo Ohka Kogyo,TOK)、JSR 公司和ADEKA 日本光刻胶制造商近期宣布数十亿日圆投资计画,代表全球半导体供应链又经历深度重塑。投资除了对抗韩国三星和SK 海力士等,更是为2025~2030 年即将爆发的先进制程需求做好准备。
日本光刻胶领域有压倒性垄断地位。市场数据,日本企业占全球光刻胶91% 以上市占率,东京应化工业单独掌握全球市场25.1%,高阶EUV 光刻胶更控制45.9% 市场。东京应化工业投资韩国200 亿日圆盖光刻胶厂,2030 年投产,再追加投资120 亿日圆盖高纯度化学厂。双轨投资本质是将供应链移至距主要客户最近的地理位置:三星、SK 海力士等大芯片商的大本营。
美国银行集团(UBS)研究,日本光刻胶企业至少保持优势至2030 年,五年内掌握光刻胶供应链的企业将握着全球半导体产业的咽喉。
JSR 公司时间表更激进:韩国MOR 型光刻胶厂明年底就会量产,比东京应化工业提前两三年。百年老店的Adeka 公司采「本土优先」策略,投资日本32 亿日圆建设MOR 型光刻胶厂,目标是2028 年4 月量产。
韩国成为产业枢纽的必然性
韩国之所以成为日本材料巨头扩产的首选地,背后有多重原因。韩国政府2024 年宣布大半导体集群计画,2047 年前投资471 亿美元,京畿道平泽─龙仁(Pyeongtaek-Yongin)区域将成为全球最大芯片制造中心,目标月产能达770 万片晶圆。此区域已汇聚三星、SK 海力士等全球顶级芯片企业,对光刻胶等需求量爆炸式增长。
SK 海力士今年资本支出增长75%,以应付人工智能芯片的高频宽记忆体(HBM)疯狂需求,HBM 2024 年需求量增长200%,今年还会增长70%。这种需求激增直接转成高阶光刻胶的迫切需求。同时从地缘政治角度看,日本材料企业在韩国建厂也有助规避贸易摩擦风险,本地化生产降低供应链脆弱性。
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数据,韩国半导体产业全球竞争力持续上升。三星晶圆代工投资2 纳米已启动,SK 海力士在DRAM 1b 和1c 等先进制程产能扩张计画已获确认。这些企业迫切需要本土化材料供应伙伴,以应付全球光刻胶可能面临的瓶颈。日本企业投资韩国,不只是建造工厂,更是长期战略纽带,确保2 纳米芯片产业化时,不会因材料短缺成为产能瓶颈。
MOR 型光刻胶的战略价值
MOR(金属氧化物光刻胶)已成为EUV 极紫外线曝光的核心选择,是本轮日本企业集中扩产的逻辑。相比传统化学增强抗蚀体(CAR),MOR 有三大优势:首先,材料成本比干式光刻胶低约33%,对成本敏感芯片有明显吸引力;其次,MOR 解析度、线边粗糙度(LER)和图案坍塌等关键指标表现优秀,尤其超小特征尺寸;第三,MOR 材料浪费量可降低五至十倍,符合现代芯片厂要求环保。东京电子公司投资者日报显示,MOR 预估10 埃(1 纳米)用于逻辑芯片,1x 纳米制程用于DRAM。
产业链关键参与者已开始验证MOR 商用可行性。 SK 海力士已确认1x 纳米DRAM 制程采MOR 方案,三星也在测试。市场研究机构Valuates Reports 最新报告,全球EUV 光刻胶市场2024 年规模为2.96 亿美元,到2031 年估达14.09 亿美元。七年内EUV 光刻胶市场规模增长近五倍。
全球半导体产业链中长期预测
日本企业这波扩产投资,本质上反映全球芯片产业对五至十年内判断一致:2 纳米以下将从研发进入量产。美国能源部数据显示,全球半导体市场到2030 年将达1 兆美元,先进制程芯片需求创新高纪录。日本企业虽然本土缺乏2 纳米芯片厂,但积极布局海外,对2 纳米以下先进制程同样「志在必得」。国家支援也强化趋势,日本经济产业省(METI)支援日本材料商研发精细化学品,美国政府也战略支援日本材料企业至欧洲扩张,都强化这些企业的全球竞争力。
中国等新兴参与者虽然研发生产光刻胶取得进展,仍难撼动日本企业地位。中国企业主要i 线和KrF 光刻胶有突破,距高阶EUV 光刻胶商业化仍有较大技术与成本差距。日本企业至少2030 年前可维持EUV 光刻胶垄断地位,此优势更激发日本企业扩产决心。
对产业生态的深远影响
日本光刻胶企业巨额投资,必然对全球半导体产业链分布产生深远影响。首先会强化韩国全球芯片制造中心地位。高阶材料本土化后,三星和SK 海力士2 纳米竞争力可大幅提升,成本结构也会改善。其次加剧日本控制全球半导体材料价值链程度:后摩尔定律时代,芯片性能提升关键已从制程转向材料,日本企业垄断关键材料,就掌握了芯片产业的升级密钥。
从供应链弹性角度看,日本企业多地布局生产基地,有助降低全球芯片产业依赖单一国家供应链的风险。但也强化日本半导体话语权,无论芯片在哪制造,日本材料和化学品企业都能获利。这种「隐形冠军」战略地位,比拥有芯片产能更稳定持久。
结论与前景
日本光刻胶巨头扩产浪潮,代表半导体产业进入新阶段。不再是纯粹制程与制造规模竞争,而是上游材料供应链的争夺战。投资清楚启示行业:后摩尔定律时代,掌握关键材料的企业,比掌握制程的企业有更大战略优势。对中国及其他新兴芯片产业参与者而言,更是警示,如材料领域不能再突破,再先进制程都会受制于上游。
*免责声明:本文由作者原创。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半导体行业观察转载仅为了传达一种不同的观点,不代表半导体行业观察对该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果有任何异议,欢迎联系半导体行业观察。
今天是《半导体行业观察》为您分享的第4218期内容,欢迎关注。
加星标第一时间看推送,小号防走丢
求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