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把中国市场当成“健身房” 外企在进博会“卷”起来了)
中国市场的“卷”,会对外企的发展路径造成怎样的影响?安姆科集团大中华区及北亚区总裁佘昕对此有着清晰认知:中国是充分竞争的市场,更是外企的“健身房”,必须持续参与竞争、不断打磨自身,否则竞争力便会下滑。“我非常认可同行们充分研究如何以更低的成本把赛道做得更好。”
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外企纷纷加快创新步伐、丰富产品布局,以适配中国市场的需求。今年进博会,国际消费品包装企业安姆科就带来了超300件包装产品,覆盖零食、宠物食品、化妆品、药品等多个领域。中国市场对“速度”的明确需求与充分竞争的格局,进一步推动外企以技术创新驱动成本优化与效率提升。佘昕提到,本土客户对速度和性价比的高要求,促使企业将成本考量深度融入创新环节,安姆科依托高分子等技术,在保障产品品质的前提下控制成本、提升效率,匹配市场需求。
与此同时,中国市场的消费趋势不断细化,“懒人经济”与健康需求并存,情绪价值也成为新的竞争焦点。以预制菜为例,安姆科联合客户捕捉到这一需求:消费者既希望减少拆包、洗碗等繁琐动作,又担心塑料包装加热产生微塑料。为此,安姆科研发的微波自排气袋通过特殊的PE膜以及单向阀门设计,能做到包装加热时,材料不会迁移,且气体在阀门作用下只出不进,加热时的包装压强会得到平衡,既保障便利又消除了安全顾虑。
针对快消品领域,安姆科还通过设计挖掘情绪价值,比如推出中间能撕开的瓜子包装,左边盛放瓜子、右边可当作瓜子皮容器;将薯片包装设计成可一卷一卷撕下的形态,既解决了吃不完的收纳问题,又为消费过程增添了乐趣。
预制菜的发展已经是不可逆的趋势,其中,从业者们不仅需要回答便利问题,更需要着重回答品质问题。银蕨农场今年进博会上展出了“诚实系列”新西兰草饲迷你牛肉芝士汉堡,这是其今年6月份刚刚推向市场的产品。银蕨农场中国区总经理陆胜晔认为,预制菜并非低质产品的代名词,反而能通过标准化生产,在原料、配方、加热方式等方面实现比堂食更稳定的品质。他认为,预制菜行业的规范化是必然趋势。随着企业参与度提升、国家相关标准完善,以及消费者对品质要求的提高,行业将逐步摆脱初期的不完美。消费者向往自由时间的核心需求不会改变,如果做到便利、安全、品味,需要多方的力量共同努力。
全民健康意识的提升,还让“健康”与“环保”成为企业不可忽视的核心命题。今年进博会,中润长江展出了全程无抗生鲜鸡这一新产品。近些年,无抗食品(无抗生素)概念日益普及,成为健康饮食的代名词。这款产品也开启了中润长江环保化包装的探索新路:除封膜外,包装盒采用可回收纸质材料,通过特殊结构设计实现纸塑分离,纸质包装可回收再利用。“该款包装较传统方案减塑60%、减碳约30%。”中润长江总经理孙泽省介绍,未来还会探索减少封膜上的标签使用,通过简洁化设计进一步践行环保理念。
这款环保包装,正是中润长江与安姆科合作的成果。安姆科集团大中华区肉类与乳品包装事业部总经理&集团副总裁倪卫民透露,该产品历时三年研发,研发难度颇大,比如看似比头发丝还薄的盖膜,实际融合了11层材料,分别承担阻水、阻氧等功能。
除了年轻消费群体与家庭消费需求,“银发族”的居家需求也受到外企关注。宜家观察到“银发族”对居家空间的储物便利性、空间安全性和情感归属感有着明确诉求。本届进博会,宜家围绕“银发族”的日常起居、放松休憩、洗漱烹饪等场景,通过防滑扶手、分层收纳、升降边桌等设计,在保障安全性的同时,优化生活动线、提升物品取用便利性。据悉,宜家已成为上海市适老化改造平台的服务商。
借助进博会“展品变商品”的溢出效应,2022年,其在进博会首发的电动沙发鲁勒鲁姆,2025财年销售近5万件,占宜家沙发品类全年销售额的26.96%。宜家是进博会的八年“全勤生”。宜家中国总裁兼首席可持续发展官庞安泽(Pontus Erntell)表示:“与中国同行,就是与未来同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