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公司新闻 - 正文

新疆农商行获批筹建,省级农信改革再落一子

来源:胜马财经 2025-11-11 10:04:29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新疆农商行获批筹建,省级农信改革再落一子)

助力乡村振兴


作者 | 胜马财经 诸城

编辑 | 欧阳文



分散在新疆各地的农信机构正在加速整合,一个资产规模超7000亿元的省级金融“巨无霸”即将诞生。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近日批复同意筹建新疆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标志着全国第六家省级农商行组建进入实质性阶段。根据批复,新疆农商银行筹建工作小组需在6个月内完成筹建,并向当地监管机构提出开业申请。该行开业后将成为新疆乃至西北地区重要地方性金融机构。


农信变革从分散到统一


新疆农商银行的筹建是全国农信系统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2025年1月,新疆农村信用社统一法人改革方案获国家批复。随后,“积极筹建新疆农商银行”被写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府工作报告,列为2025年重点工作。为确保改革顺利推进,新疆采取了“先试点、再推广”的策略 。


自2023年起,新疆先在南疆四地州(阿克苏地区、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和田地区、喀什地区)开展地州级统一法人农商行试点,这些试点的成功运行为全区统一法人农商银行的组建奠定了基础。10月底,新疆农信召开全疆农村信用社干部大会,提出以“力争11月底实现挂牌开业”为目标,全力推进各项工作。


各省农信改革模式比较


新疆农商银行是全国农信改革的一个缩影,自2022年新一轮农信改革启动以来,各地已探索出多种改革路径。从改革模式看,目前主要形成两种主流模式:省级农商联合银行与省级农商银行统一法人模式。


浙江、山西、四川、广西等地选择了农商联合银行模式,这种模式保留了两级法人结构,在成立新一级独立法人的同时,保有下辖各家银行的独立法人地位;而辽宁、海南、河南、吉林等地则选择了统一法人模式,将下辖的农商银行、信用社吸收合并为分支机构。


今年7月18日获批筹建的吉林农商银行,被称为全国第五家统一法人的省级农商银行,新疆农商银行则成为全国第六家省级农商银行。


农信社改革的深层逻辑


省级农商银行采取统一法人模式,背后有着深刻的改革逻辑。长期以来,农信系统存在着省县两级体制机制不顺、县域法人分散经营、单体抗风险能力偏弱等治理和经营弊端,统一法人模式能够有效整合资源,增强资本实力,提升抗风险能力。


吉林农商银行的筹建正是这一逻辑的体现。吉林农信系统通过改革,实现了从 “小散弱”到“大而强” 的结构性转型。统一法人后的吉林农商银行,在体制机制、资本实力、经营管理、风险防控、科技水平、品牌塑造等方面都比以往更具优势。


对新疆而言,组建全区统一法人的农商银行,同样旨在解决分散经营带来的问题,提高综合实力、整体效能和抗风险能力。


新疆银行业的双重变革


值得注意的是,新疆金融改革并非单线进行。在农信系统改革稳步推进的同时,新疆唯一的省级地方法人城商行——新疆银行也动作频频。


11月4日,新疆银行获批增资43.17亿股,股本增至122.23亿股。同时,新疆金融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成为该行新任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达30.9%。同日,新疆银行获准吸收合并新疆汇和银行,并承接其清产核资后的资产、负债、业务、机构和员工,吸收合并汇和银行后新疆银行资产总额或将突破2000亿元。


新疆银行2025年三季度信息披露显示,前三季度,该行实现营业收入18.52亿元,同比下降7.4%;净利润3.95亿元,同比增长10.34%。更引人注目的是,新疆银行已开始冲击上市,入选2025年度自治区上市后备企业资源库,被列为自治区重点上市后备金融机构。


深耕本土与服务乡村振兴


对于新筹建的新疆农商银行来说,未来发展方向已经明确。根据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农村中小银行应坚持 “支农支小” 定位,这也是中央一号文件连续第六年强调农信社改革。


对于统一法人后的省级农商行而言,如何在扩大规模的同时,保持对基层,特别是农村地区的金融服务能力,是一个重要课题。海南农商银行董事长李晓刚曾在2024年谈到,海南最初考虑过“1+N”模式(组建海南农商银行再控股全省保留的N家法人行社),但最终选择了统一法人模式,是出于更好服务乡村振兴、提升农信社风险防控能力等自身实际需要。


对新疆农商银行来说,同样需要在服务地方经济和实现自身发展之间找到平衡。随着新疆农商银行的筹建,新疆将拥有两家实力雄厚的地方性银行机构——资产超7000亿元的新疆农商银行和资产超2000亿元的新疆银行,它们如同车之两轮,将共同推动新疆金融体系向更完善、更高效的方向发展。




END


关注我们,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胜马财经诚意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