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大国人才·兴彩有你” 2025年“新国门”人才大会聚势启航)
潮涌新国门,势起大兴时。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推进北京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实施“求贤、集贤、礼贤”三大人才工程,完善“一赛一会”工作机制,营造近悦远来的人才发展生态,助力地区高质量发展。11月10日下午,大兴区以“大国人才·兴彩有你”为主题,隆重举办2025年“新国门”人才大会。
起航·“兴”光引路
大会汇聚了生物医药、临空经济、先进制造、氢能等重点领域的高层次专家,北京市人才工作局、北京海外学人中心、北京海外高层次人才协会、国家(中关村)火炬科创学院香港分院相关负责同志,大兴区四套班子主要领导,京津冀地区组织系统人才工作负责同志,以及“新国门”领军人才、优秀青年人才、第一届“新国门”人才创新创业大赛获奖项目代表、区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成员等280余人共聚一堂,共谋人才发展新篇章。
会前,与会嘉宾共同参观了人才创新成果展,通过系列实物展示“新国门”人才在科技创新与产业转化方面的最新成果,激励全区广大人才守正创新、砥砺奋进、担当作为。
大会在人才宣传片《又见黄金台》营造的热烈氛围中拉开序幕。该片以“黄金台”招贤纳士为典故,展现了大兴区在人才政策支持、创新创业平台搭建、生活服务保障等方面的扎实举措与独特优势。
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党组成员、副主任,市人才工作局副局长杨璞在致辞时充分肯定人才工作成效,并对大会召开表示祝贺。大兴区委副书记、区长、区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第一副组长刘洋在致辞中表示,大兴自古就是一座尚贤爱才之城,“黄金台、千金买马骨”的历史典故流传至今,新时代大兴将继续把人才作为区域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围绕北京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聚焦“三位一体”发展与“四链融合”,全力营造近悦远来的人才生态。
潮头·智见未来
北京市大兴区作为平原新城高质量发展的前沿阵地,始终秉持“产业先行、项目为王、干成为王”的发展理念,聚焦“临空经济、生物医药、未来能源、商业航天、数字经济、农林科技”六大主导产业,精心绘制出“6+5+3”产业发展新蓝图,为各领域人才搭建起施展才华、成就梦想的广阔舞台。
诺贝尔奖获得者、澳大利亚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西澳大学教授巴里·马歇尔以视频形式发表了主旨演讲。目前,马歇尔院士与大兴区生物医药基地合作推进国家级实验室建设,助力大兴区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吸引更多全球高端人才与优质项目落地,为区域生物医药产业的蓬勃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创新动能,开启国际合作推动产业升级的崭新篇章。
群英·风华礼赞
本次大会为荣获2025年度“新国门”人才称号的杰出英才们举行了隆重表彰,以赞誉他们在各自领域做出的卓越贡献和引领作用。“新国门”人才作为区域发展的先锋力量,他们凭借卓越的智慧、不懈的努力和开拓创新的精神,在各自领域内披荆斩棘、建树非凡,为地区的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与动力。
大兴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区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仲伟功宣读了2025年度“新国门”人才认定决定。会上分别为新获评人才代表颁发奖杯与证书,并对获评人才表示祝贺,勉励他们继续发挥引领作用。
2025年度“新国门”人才的认定不仅是对入选人才的高度认可与激励,更彰显了大兴区重视人才、广纳贤才的决心,为区域发展汇聚了强大的人才力量,推动人才工作迈向新高度。
创梦·契约新程
大会现场揭晓了第一届“新国门”人才创新创业大赛获奖项目,并为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及优胜奖项目负责人颁奖。
为支持项目可持续发展,大会发布了大赛落地项目陪伴成长计划与专属金融服务,通过政策、资本、产业、人才、服务“五维协同”模式,助力项目在大兴扎根成长。
第一届“新国门”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圆满收官,成功引进19个区外项目落地,并邀请其中6个项目代表上台现场完成签约。
携手·联璧之辉
“新国门”人才学院香港分院正式揭牌,将依托境内外优质高校资源,拓宽人才培养渠道,构建“以产聚才、以才促创、以创兴城”的跨境生态,开启兴港人才交流合作与跨境培育的新篇章。
同时,清华大学研究生社会实践北京大兴基地完成签约,双方将围绕生物医药、数字经济、氢能等重点产业深化产教融合,强化人才共育,助力地区高质量发展。
赓续·云程万里
展望未来,大兴区将始终秉持抓人才就是抓发展、抓机遇、抓未来的理念,紧紧围绕北京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目标和区域“6+5+3”产业布局,持续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深入实施“求贤”“集贤”“礼贤”三大人才工程,拓展发展渠道,搭建交流平台,优化服务环境,让人才在大兴安心创业、企业茁壮成长,携手书写区域高质量发展的崭新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