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资源稀缺与需求爆发共振,芭田股份“戴维斯双击”领跑磷化工行情)
近日,化工材料价格上涨,推动化工概念快速走强。截至11月10日收盘,同花顺指数中,磷化工指数5日涨幅10.29%,氟化工指数5日涨幅8.21%,分别位列512支指数榜首与第五位。个股方面,截至11月7日,清水源(300437.SZ)以本月涨幅47.78%位居磷化工板块榜首,其次是澄星股份(600078.SH)、芭田股份(002170.SZ),涨幅分别为24.63%、21.72%。
磷化工产业链景气度高增
消息面上,生意社数据显示,黄磷指数11月4日上涨4%,近两周累计涨幅超过7%。磷化工产业涵盖上游的磷矿石开采,中游经由黄磷、湿法磷酸等环节,下游则延伸至磷酸盐、有机磷及其他含磷化学产品的生产。受益于“供应收缩+成本支撑+需求回暖”的三重因素共振,黄磷价格持续上涨带动产业链情绪。
下游应用方面,以电解液主要溶剂六氟磷酸锂为例,新能源与储能产业需求爆发式增长,原材料供需缺口扩大,推动六氟磷酸锂价格攀升。根据百川盈孚数据,截至10月30日,六氟磷酸锂市场均价为10.35万元/吨,同比上升91.7%。光大证券研报表示,下游新能源与储能产业需求增长强劲、供给端产能集中且扩产谨慎的供需矛盾及原材料价格波动共同推动,短期内价格仍有上行空间。目前,已有厂商“锁单保供”。
国信证券研报表示,近两年来,我国可开采磷矿品位下降,开采难度和成本提升,而新增产能投放时间周期较长,同时需求端以磷酸铁锂为代表的下游新领域需求不断增长,国内磷矿石供需格局偏紧,磷矿石的资源稀缺属性日益凸显,看好磷矿石长期价格中枢维持较高水平。
在磷矿石资源稀缺背景下,券商建议关注产业链完整、成本控制能力突出的企业。例如,光大证券认为,在行业内落后产能出清的预期下,磷化工头部企业凭借自身完整的产业链布局、充足的资源储备将持续获益。
卡位优质资源,踩准扩产节奏
拥有磷化工一体化布局的芭田股份,早在2012年就已前瞻锁定高品位磷矿资源。彼时,芭田股份斥资3.43亿元获贵州省瓮安县小高寨磷矿探矿权,据悉,该矿产平均品位高达26.74%,远高于全国磷矿石平均水平。
2025年初,小高寨磷矿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采矿产能规模从90万吨/年扩大至200万吨/年(可有不超过20%增量),标志着该矿正式从建设期进入生产期。至此,芭田股份形成了上游磷矿生产、下游高精磷化工协同发展的一体化产业布局,拓展磷化工一体化战略,业务已拓展至新能源材料磷酸铁锂领域,提高了公司从磷矿、磷精矿、高纯磷酸(盐)的磷化工新能源电池材料的产业链价值,进一步增强核心竞争力。
除了卡位优质资源,芭田股份还充分把握资源品周期上行机会,精准踩中扩产节奏。据悉,该矿现生产能力已达到1.2万吨/天,芭田股份方面正积极推进290万吨/年的安全设施设计审查批复工作,预计于今年第三季度完成阶段性成果并实施扩能建设,而在审查过程中,工程矿即新增产量同样允许产出。
国信证券研报数据显示,30%品位磷矿石市场价格在900元/吨的高价区间运行时间已超两年。在此背景下,优质磷矿的产能释放驱动芭田业绩高增长。今年前三季度,芭田股份实现营业收入38.09亿元,同比增长56.50%,实现归母净利润6.87亿元,同比增长236.13%;其中第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2.66亿元,同比增长43.45%,实现归母净利润2.31亿元,同比326.06%。
磷酸铁锂需求紧俏,打开增长空间
值得一提的是,通过磷化工一体化布局,芭田股份将业务延伸至磷酸铁锂领域,有望受益于新能源及储能需求爆发下的高景气态势。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磷酸铁锂(动力型)11月3日价格为3.63万元/吨,较今年6月3.05万元/吨的低点相比,已上涨19.02%。磷酸铁锂涨价,反映出技术迭代背景下的高附加值产品渗透率提升,以及多重因素共同驱动下的需求紧俏。
一方面,高端产品处于供不应求态势。例如,快充技术普及促使高压实产品需求呈现爆发式增长,高压实密度磷酸铁锂是宁德时代等龙头电池企业引领的确定性产业趋势。另一方面,储能需求爆发推高磷酸铁锂需求。磷酸铁锂电池凭借其长寿命、高安全的特性,成为储能电池的最佳选择,随着风光装机量快速上升,配储是必然需求,储能成为锂电池需求的第二增长曲线。开源证券研报显示,风光装机增长带动储能电池装机量迅速增长,2030年储能有望进入TWh时代。
磷酸铁作为制造电池级磷酸铁锂的关键、核心的前驱体原料,随着新能源汽车行业市场化进程的加速以及储能行业的逐步成熟,在磷酸铁锂材料需求量日益增长的前提下,或迎来爆发式增长需求,市场前景广阔,将有望进一步打开芭田股份未来营收天花板,提升盈利弹性空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