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国内经济 - 正文

本田中国全面掉队:前十月销量下滑超20% 新能源被丰田、日产甩开

来源:经济观察报 媒体 2025-11-11 19:37:10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本田中国全面掉队:前十月销量下滑超20% 新能源被丰田、日产甩开)

11月10日,本田发布2025年10月在中国市场的终端汽车销量,其终端汽车销量为59,886辆,同比下滑20.6%。2025年1至10月,本田在中国的终端汽车累计销量为527,740辆,同比下滑20.5%。

本田在华有两家合资企业,其中东风本田10月销售汽车29,678辆,同比下滑15.2%;1至10月销量为257,755 辆,同比下滑24.7%;广汽本田10月销售汽车35,671 辆,同比下滑15.8%;1至10月销量为259,576辆,同比下滑26.2%。

本田在华的汽车销量增长表现,在日系合资品牌中排名垫底。丰田在华的两家合资企业中,广汽丰田1至10月销量为613,683 辆,同比增长4.4%;一汽丰田1至10月销售658,418辆,同比增长7%。东风日产1至10月销量为479,977辆,同比下滑7.5%。

本田在中国市场整体销售情况惨淡,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新能源转型失利。尽管本田目前已推出新能源e:N系列和专为中国市场打造的烨品牌,并且东风本田还推出了合资自主新能源品牌——灵犀,但这些新能源品牌均未在市场上掀起水花。

在东风本田9月的销量结构中,“老将”CR-V销量占比55%,支撑着东风本田的门面。广汽本田同样也在依靠雅阁和皓影等老车型维持体面。

相比之下,同属于合资日系品牌的东风日产,今年推出的N7已在市场上取得不错的成绩。日产发布的销量数据显示,10月N7销量6,540辆,交付5个半月累计已达39,441辆。另一日系合资品牌广汽丰田也凭借铂智3X,在合资新能源中占据一席之地。广汽丰田发布的销量数据显示,10月铂智3X交付10013辆。

面对市场表现不佳的情况,本田从2023年底开始,已采取包括裁员、产能优化、供应链结构调整、引入更多中国智能化技术及人事调整等在内的一系列应对措施。

产能优化方面,2024年7月,本田中国宣布,将实行产能优化、加速电动化转型。此前本田在中国拥有7条汽车整车生产线,合计年产能为149万辆。调整后本田在中国的汽车总产能已减少至120万辆。另外,本田在中国建设的两座全新新能源工厂已于去年投产。

供应链结构调整方面,11月10日,广汽集团发布公告称,10月30日,广汽本田与东风汽车集团订立产权交易合同,前者将以约11.72亿元从后者手中收购东风本田发动机50%的股权。另外,11月10日,广汽集团与本田、本田中国及广汽本田订立增资协议。据此,广汽本田的注册资本将由5.41亿美元扩大至8.67亿美元。广汽集团、本田及本田中国将按彼等各自于广汽本田之出资比例,为增资事项合计认缴约3.26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3.22亿元)。收购与增资事项结束后,广汽本田将全资控股东风本田发动机。

广汽集团表示,东风本田发动机主要向广汽本田供应发动机及零部件。如实现股权转让事项及增资事项,将有助于广汽本田在发动机领域的一体化运营,提高供应链的稳定性和自主性,同时提升管理效率,降低成本并提升经营效益。

在今年4月举办的上海车展上,本田曾对其在华发展战略作出反思,表示未来发布的新车型将大量引入中国智能化技术。彼时,本田中国宣布将与中国本土企业Momenta、深度求索(DeepSeek)、宁德时代(300750.SZ)在智能化、电动化领域展开战略合作。

另外,今年9月,东风汽车集团对东风本田管理层进行调整,原东风猛士负责人曹东杰接替潘建新出任执行副总经理。东风汽车集团希望曹东杰能够利用在猛士品牌时积累的新能源技术和营销经验,将东风本田带上转型快车道。

不过,从本田全球战略看,其电动化进程正在放缓,或将对其在华电动车产品投入造成影响。据了解,本田原计划于2025年底前推出的烨品牌第二款产品——纯电旗舰轿跑“GT(Grand Tourer)”,已决定延期至2026年以后。由此,本田将如何找到在中国市场的破局之路,变成一个悬念。

fund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广汽集团行业内竞争力的护城河较差,盈利能力良好,营收成长性较差,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高。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