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连板大牛股:停牌核查!

来源:中国基金报 媒体 2025-11-13 00:15:37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19连板大牛股:停牌核查!)

【导读】ST中迪11月13日起停牌核查,预计不超过3个交易日

中国基金报记者 夏天

11月12日晚间,斩获19连板的ST中迪(证券代码:000609)公告称,公司股票自10月16日至11月12日价格涨幅为153.19%,股价波动较大,投资者较为关注,为维护投资者利益,公司将就股票交易波动情况进行核查。

经公司申请,公司股票自11月13日开市起停牌,待核查结束并披露相关公告后复牌,预计停牌时间不超过3个交易日。

ST中迪是A股市场近期焦点之一。10月17日,一家成立仅三个月的投资公司——深圳天微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通过司法拍卖以2.55亿元拿下ST中迪控制权。日前,该司法拍卖过户已完成,公司实控人变更为门洪达、张伟,二者同时是拟上市公司深圳市天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深圳天微)的董事长及副董事长。

市场预期,ST中迪这一地产“旧壳”或将迎来半导体“新芯”的注入。

11月13日起停牌核查

自10月17日起,ST中迪已连续录得19个涨停板,最新市值为32.05亿元。

对于股价暴力上涨,11月12日晚间,ST中迪公告表示,公司股票自10月16日至11月12日价格涨幅为153.19%,股价波动较大,触发异常波动,将于11月13日起停牌进行核查,预计停牌时间不超过3个交易日。

实际上,这场股价狂欢始于控制权变更。10月17日,深圳天微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以下简称天微投资)在司法拍卖中以2.55亿元底价竞得ST中迪原控股股东润鸿富创持有的全部23.77%股份。

企查查App显示,天微投资成立于今年7月22日,由门洪达、张伟各持股50%。

据公开资料,此次拍卖过程极具戏剧性。在第二次拍卖截止前仅6分钟,天微投资才突然出手,以底价竞得该标的,此前该笔股权曾因无人出价而流拍。

新主系半导体“老兵”

11月7日,上述股权司法拍卖已完成过户。至此,ST中迪控股股东由广东润鸿富创科技中心(有限合伙)变更为天微投资。

天微投资看似是一家今年7月22日才成立的新企业,但其背后站着的是两位半导体行业“老兵”——门洪达和张伟。

门洪达和张伟是深圳天微的共同创始人,该公司成立于2003年,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主要从事集成电路设计、封装测试及半导体设备制造。

2016年,深圳天微曾拟挂牌新三板。根据当时披露的股转系统信息,董事长张伟、总经理门洪达二人均持股34.24%。

之后,深圳天微转道A股IPO,其于2020年12月在深圳证监局进行了上市辅导备案。2025年10月13日,辅导机构五矿证券披露的深圳天微辅导工作进展报告提及,针对前期尽职调查过程中发现关于业务管理、历史股东代持、持股平台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截至报告出具日问题整改进度良好。

据经济观察报报道,10月22日,深圳天微的工作人员表示,深圳天微和天微投资的办公地址及老板一致。不过,对于为何要买下ST中迪控股权一事,该工作人员表示并不清楚。

财务指标触及退市红线

ST中迪是A股老牌地产公司,正面临严峻的退市风险。

根据《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ST中迪在多个关键财务指标上均已触及或逼近退市风险警示的红线。

截至2025年三季度末,ST中迪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为-851.68万元,同比大幅下降103%。若2025年度经审计的期末净资产最终为负值,公司将触及退市风险警示条件。

同时,ST中迪2025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仅为1.35亿元,同比下降52.64%;利润总额为-1.51亿元,同比下降41.83%;归母扣非净利润为-1.32亿元,同比下降34.12%。

根据规则,若2025年度经审计的利润总额、净利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三者孰低为负值,且扣除后的营业收入低于3亿元,同样将面临退市风险警示。

除了迫在眉睫的财务退市风险,ST中迪还背负着多重历史包袱,使其经营举步维艰。

一是巨额债务与担保责任。截至2025年三季度末,公司子公司重庆中美恒置业有限公司尚有约5.92亿元的银行借款本息未偿付。即使原控股股东股份拍卖所得用于偿还部分债务,仍欠约3.37亿元。此外,公司还面临对外担保涉诉,可能承担超过1.4亿元的连带清偿责任。

二是子公司违约风险。ST中迪的全资子公司达州中鑫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因抵押物问题,存在支付1400万元违约金的风险,进一步加剧了公司的现金流压力。

尽管控制权变更带来了想象空间,但ST中迪在11月12日晚间的公告中明确表示,截至目前,天微投资不存在未来12个月内改变上市公司主营业务或对主营业务作出重大调整的具体计划。这意味着,市场期待的半导体资产注入或业务转型在短期内可能难以实现。

面对ST中迪亟待解决的净资产转正、营收达标、债务化解等棘手问题,新股东能否在有限的时间内拿出有效方案,帮助公司摆脱退市命运,仍需持续观察。

编辑:江右

校对:王玥

制作:小茉

审核:陈思扬

注:本文封面图由AI生成

版权声明

《中国基金报》对本平台所刊载的原创内容享有著作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授权转载合作联系人:于先生(电话:0755-82468670)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相关股票: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ST中迪行业内竞争力的护城河较差,盈利能力较差,营收成长性较差,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高。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