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获阿里、高德、宁德时代等加持 上汽系网约车平台启动IPO)
享道出行由上汽集团旗下公司发起成立,吸引了包括阿里巴巴、Momenta、高德地图、宁德时代在内的多家产业链投资方加入,具备整合出行行业核心资源的独特优势。
近年来,中国网约车市场发展迅猛,逐渐成为大众出行的主要交通方式之一。日前,上汽集团旗下的享道出行(上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享道出行”)正式向香港联交所递交上市申请,联席保荐人为中金公司和国泰君安国际。
以车企背景为依托,享道出行拟通过IPO将募集资金用于自动驾驶技术研发、Robotaxi运营服务、出行服务的研发、扩大用户及司机规模并提升品牌知名度及增加市场份额、购置车辆以扩大车队及运营规模,以及用于营运资金和一般公司用途。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2024年,以交易总额(GTV)计,享道出行在国内网约车平台中排名第五。 如果享道出行成功上市,上汽系这只“独角兽”将与广汽集团的如祺出行、吉利集团的曹操出行在香港资本市场角逐。
引入多家知名战略投资方
网约车行业服务于广泛的客户群,其中包括个人与企业客户。与拥有私家车相比,网约车通过消除车辆购买、维护和监管限制等负担,为乘客提供了更灵活、更便捷、更具成本效益的出行选择;与公共交通和传统出租车相比,网约车通过平台补贴和分级定价满足了更广泛的乘客需求。
2019年至2024年,中国网约车市场保持着稳定增长,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按GTV计,中国网约车市场预计将从2025年的3589亿元增长到2029年的6661亿元,复合年增长率达到16.7%。
图1:中国网约车行业市场规模
来源:招股书
招股书显示,享道出行于2018年由常州赛可(受上汽总公司控制)发起成立,并在上海正式启动运营。享道出行将自身定义为中国领先的全场景智慧出行综合体,公司提供网约车服务、车辆租赁服务、车辆销售及Robotaxi服务,系打造覆盖个人出行、企业出行以及未来出行中多元场景需求的一站式出行服务平台。
从企业融资过程来看, 享道出行背后的战略投资方阵容十分强大,其引入了阿里巴巴、Momenta、高德地图、宁德时代等关键产业链投资者,并得以连接及整合汽车制造商、自动驾驶解决方案供应商、高精度数字地图服务商及动力电池系统提供商等。 依托丰富的资源禀赋,享道出行在整合支撑出行行业发展的关键能力方面具备独特优势。
图2:产业生态合作伙伴资源整合情况
来源:招股书
股权架构方面,上汽集团持股比例为75.37%, 其中包括上汽总公司直接持有的6.43%的股份及通过常州赛可持有的68.94%的股份。从融资轮次来看, 2020年,享道出行完成了3.3亿元的A轮融资,阿里巴巴中国与宁德时代旗下投资主体问鼎投资参投, 并于次年开启Robotaxi的示范应用。 2022年,享道出行进行了近10亿元的B轮融资,Momenta全资持股的苏州初速度、阿里巴巴旗下天津高行入局。 2023年享道出行正式跻身行业“独角兽”行列。 2025年,享道出行再获13亿元的C轮融资,由国泰君安创新持股的上海仪享、嘉定汽车城及光启汇产等国资背景机构联合加码。 同时,享道出行与Momenta订立战略合作协议,旨在通过打造国内首个车企L4级Robotaxi运营平台,实现真正的无人驾驶商业化落地,并于上海浦东新区启动试运营。
九成订单来自聚合平台
从主要财务数据来看,2022年至2025年上半年(以下简称“报告期”), 享道出行实现的营业收入分别为47.29亿元、57.18亿元、63.95亿元、30.13亿元,同期的净亏损分别为7.81亿元、6.04亿元、4.07亿元、1.15亿元,三年半累计亏损19.07亿元。
网约车服务始终是享道出行的支柱业务。报告期内,网约车服务分别为享道出行贡献71.1%、73.6%、78.0%、76.3%的收入; 车辆租赁服务分别为其贡献20.1%、19.8%、17.0%、18.7%的收入;二手车销售贡献率相对较低,分别为其贡献5.2%、4.7%、3.6%、4.5%的收入。
不过,受订单量下滑影响,享道出行的核心业务在2025年上半年出现了下滑。根据招股书介绍,2025年上半年,享道出行的收入从2024年上半年的30.99亿元减少至30.13亿元,减少幅度为2.8%,减少的主要原因是网约车服务的收入下降。 具体来看,2024年上半年,享道出行的网约车服务产生的收入为24.28亿元,2025年上半年这一收入减少5.4%至22.98亿元。享道出行表示,为应对市场环境与竞争态势,公司作出了若干业务调整,以提升自动化水平及提高运营效率,导致完单量减少,影响了相关业务收入。
值得注意的是, 中国网约车行业可分为聚合模式和非聚合模式, 在2018年之前,中国的网约车行业主要由非聚合模式驱动,但随着移动互联网使用的兴起,拥有庞大用户群的流量门户成为了网约车平台用户和订单获取的关键。
聚合模式是指一种协同业务结构,在这种结构中,多个网约车平台与一个流量门户合作,向乘客提供网约车服务,乘客的一键下单将在多个网约车平台上分发。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聚合网约车的市场份额从2019年的5.7%增加到2024年的29.6%,其中GTV从110亿元增至925亿元;预计到2029年,该细分市场的GTV将达到3412亿元,市场份额也将达到51.2%。
事实上,聚合模式十分依赖流量门户和网约车平台之间的合作网络,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乘客的叫车效率,但同时出行平台也很容易受到流量门户的制约,一旦对方卡流量不推流或提高佣金,出行平台的利润将受到挤压。
招股书披露, 享道出行通常根据聚合平台提供的用户流量向聚合平台支付佣金。报告期内,聚合平台向享道出行收取的佣金分别为2.73亿元、3.27亿元、4.42亿元、2.33亿元,其中2024年佣金较上一年增长超过1亿元。
招股书显示,享道出行通过自有渠道或与包括高德打车、滴滴、百度地图、腾讯出行和美团在内的知名聚合平台合作接收来自个人用户的订单。 报告期内,个人网约车订单量分别为1.47亿单、1.72亿单、2.23亿单、1.04亿单, 其中来自聚合平台的订单占比逐年增长,分别为1.35亿单、1.59亿单、2.17亿单、1.02亿单,占总订单量的比例分别达到91.84%、92.44%、97.31%、98.08%,聚合平台订单几乎实现了“全覆盖”。
享道出行坦言,“我们的平台依赖各种第三方(包括聚合平台) 促进用户流量并产生订单。与该等聚合平台的合作让我们得以扩大营运规模,并从规模经济中获益,同时维持相对较低的用户获取成本。”对于可能产生的相关风险,享道出行在招股书中提示:“倘聚合平台的市场变得更加集中,我们的议价能力可能会降低,并可能会被要求接受提高佣金费用等较为不利的商业条款。我们与主要平台合作的任何中断,或无法以可接受的条款找到替代合作伙伴,均可能大幅降低我们的用户需求,从而对我们的业务造成负面影响。”
行业监管加强 合规性要求提高
近年来, 伴随着中国网约车市场的快速发展,监管部门对网约车行业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合规运力变得愈发稀缺。 根据监管机构的相关要求,平台上的司机及车辆必须取得相关牌照及许可证,这使得网约车之间的竞争也开始从抢乘客逐渐转向抢司机。
根据招股书披露, 合规运营是享道出行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其在全国网约车平台中的合规率长期名列前茅。 享道出行表示,目前没有100%合规率的主要网约车平台,原因为获得必要的许可证和执照存在许多实际困难,“鉴于监管要求的增加,网约车平台承担了越来越高的合规成本。”
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享道出行在上海拥有并运营超过5300辆合规网约车, 报告期内,享道出行的注册司机数量分别约为341000名、596000名、899000名、1062000名。相关合规数据显示, 2022年至2025年上半年,享道出行的月均司机合规率分别为94.7%、95.2%、95.6%、95.6%;月均车辆合规率分别为95.8%、95.4%、95.7%、96.0%;月均订单合规率分别为93.4%、94.1%、93.5%、92.9%, 各项合规率数据保持稳定。
不过,享道出行表示,在平台上提供服务的若干车辆或司机并未完全取得或维持必要的运输许可证或驾驶人相关牌照的情况时有发生, 因此其对相关风险进行了提示:“倘相关政府机关判定我们、我们平台上的司机或车辆未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我们可能会面临各种处罚,包括罚款、暂停、终止或限制我们在一个或多个地点的营运。任何有关处罚均可能扰乱我们的业务经营,并对我们的业务、财务状况及经营业绩造成重大不利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