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史上最长“双11”,可算过完了!

来源:财闻 2025-11-14 17:17:20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史上最长“双11”,可算过完了!)

这个超长待机的“双11”,过得有一丝疲惫。

自10月9日各平台陆续加入战局以来,这场长达37天的“双11”消费盛宴,终于要在11月14日正式画上句号。

今年的“双11”,雪花一样扑面而来的优惠券让人应接不暇,为了买到最低价和AI斗智斗勇,吃着外卖、看着短剧,不知不觉就中了“消费陷阱”,买完发现买贵了,想退货发现没运费险……

在这场促销界的马拉松里,许多人已经“看透了一切”,选择了拒绝参赛,也有不少人在场外陪跑,非常理性地只买当下需要的必需品。还有一群人,本着“重在参与”的精神坚持完赛,在不同平台间比价、囤券。

尼尔森IQ报告称,中国消费者更倾向于为“值得”买单。如果说货比三家是为了买得划算,那么本届“双11”里铺天盖地的消费券、优惠券,就能让你体会到什么叫作“沉迷比价,无法自拔”。

更高明的营销手段,是让你忘了自己在购物。今年就有直播电商通过让用户自己主导短剧的走向,在短剧里为情绪买单,“沉浸式”购物。精准拿捏用户情绪的短剧,也为直播带货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好随机:领不完的券,比不完的价

“距离双11消费券失效仅剩2小时”,眼看平台消费券快要过期,笔者快速扫了眼购物车查缺补漏,再去其他平台对比一眼价格,检查一遍券是否都领上了,最后点击“付款”。

过了0点,平台就会笑容可掬地把新鲜出炉的新一轮消费券递上,怂恿你再看看还有什么没买着,用白给的消费券查漏补缺。

平台没有再拿复杂的小游戏为难用户,承诺补贴直给,但领不完的优惠券也让人眼花缭乱。淘宝给88VIP连发5轮9折无门槛券,京东则精准投喂几十张“一人一面”式品类券——美其名曰“量身定制”。于是,同一个单品,如果优惠券没领到位,你将很有可能买不到“史低价”。

笔者账号里攒了2342元红包和150张券,结果发现每张券都自带“门槛封印”:金额、品类、时间限制层层加码。想用券?先解谜!官方客服回答道:优惠券是随机掉落的。说好的“直接补贴”,变成了“券海战术”。

追求性价比的体验显然并不总是愉悦。久谦中台数据显示,消费者对“价格不透明”与“规则复杂”的吐槽声量,较2023年分别上升13与23.6个百分点。

当领优惠券像玩捉迷藏,领红包像大海捞针,被精明的玩法“折磨”得心力交瘁后,越来越多人也就开始冷眼旁观“双11”——“省不了几个钱,爱咋咋地!”

平台这套“精准施策”的优惠算盘,属实没有算到消费者的心里,反而耗尽了消费者的耐心。

好抽象:网友开始跟AI讨价还价

为了“全网最低价”,这届网友开始跟AI斗智斗勇。

通常,社交平台是网友们购买产品前货比三家、做功课比价的热门场所。随着今年AI的介入,不少网友在社交平台上留下刷券Prompt。

在一众掉券攻略的评论区,不难看到刷券的话术——“没有XX优惠券,就不买XXX了”“官方大大,我要折扣券!”“有券就买”等,让人哭笑不得。只不过效果全看运气。

而这,或许只是AI改变购物体验的“前菜”。

平台早已把AI打造成“隐形操盘手”:淘宝用AI试衣、发券,京东靠AI识图搜货,抖音派“豆包”驻场电商。AI就像一个老练的销售,比你更懂你自己,你搜过什么、犹豫过什么,它的小本本上记得一清二楚,已经准备好了“限时优惠”“专属满减”把你精准推向下单临界点。你以为的理性消费,或许只是AI替你精准预判过的不那么冲动的消费。

有一说一,AI扎实的带货能力,让商家抢先享受到了这波红利。这个“双11”,京东数字人已服务超4万品牌,其成本仅为真人1/10,带货效果超越80%真人主播,带动品牌商家销售超23亿元;而淘宝的AI客服“店小蜜5.0”则帮助商家实现日均降本约2000万元,带来1912万元的GMV增量。

好焦灼:战火“烧”到“家门口”,压力给到外卖小哥

今年“双11”的最大黑马,是即时零售。

“双11”前,淘宝闪购拉来3.7万个品牌的门店。而据官方自己透露的数据,截至11月5日,淘宝闪购带来的新用户在“双11”期间的电商订单数已超过1亿。这群过去一年都没在淘宝主站花过钱的人,却被“半小时送达”轻松拿下。

京东秒送更夸张,手机配件成交额增长200%,数码配件、摄影摄像增长100%,京东秒送有六成的订单来自从未买过3C的用户。京东凭硬核到没朋友的超级供应链和“一条龙”服务,让百吋电视送装量涨200%,真正实现“下单即享受”。

此外,首次以独立品牌身份参战的美团闪购也晒出了亮眼的成绩单:手机、白酒、运动鞋销量直接翻倍,客单价飙30%——当点外卖能顺带买手机,“双11”的战场早已“卷”到“家门口”。

想象一下,未来的购物平台,就像一个懂你的生活大管家,在你想到需求之前,市场已经准备好了一切,这种行云流水的购物体验,或许已经距离大家不远了。

好魔性:短剧、团舞也能带货

见过影视作品里植入广告,没想到在这届“双11”,还能体验到在短剧里下单。

抖音今年把“双11”改成“片场”。一度火爆全网的《十八岁太奶奶驾到,重整家族荣耀》,在“双11”期间又火了一把,抖音直接让“太奶奶”带着她的“纪家男模天团”空降品牌直播间,观众投票决定剧情走向,演员即兴演绎,顺便卖出科大讯飞学习机、极萌美容仪——品牌销售额当场涨275%。男团女团也冲进直播间热舞,在团舞的助力下,女装品牌尹千金合作“银河少女”,销售额翻27倍。

或许,这届年轻人买单的不是商品,是“情绪价值”:买东西不再图便宜,而要被“戳中心巴”。Quest Mobile数据显示,抖音以6.31亿日活用户和19.7%的同比增幅领跑主流电商APP。平台深谙此道,用内容撬动消费,让下单变成一场“沉浸式追剧”。

好难顶:最真实的“后悔药专场”

“退货潮”向来是“双11”的保留项目,往年在凑单满减的规则下,付完尾款后就会出现大量因为凑单导致的退货。另外,女装服饰也是退货的重灾区,曾有店主哭诉“发2000单退1500单”,退货率峰值达90%。

为了降低退货率,平台已经把消费券的满减规则改成了无门槛。但扎心的是,预售价不如现货价,平台却以“优惠券不参与价保”拒绝补差,消费者只能“退单重买”。而另一头,商家为防退货,拼命加速发货,甚至“下单即发出”,加剧了矛盾。这场拉锯战里,唯一赢家可能是快递公司——发货赚一波,退货再赚一波。

从券海迷局到AI操控,从即时配送到情绪营销,“双11”早已不是简单的“买买买”,而成了一场平台、商家、消费者的三方博弈。当套路多于诚意,退货潮终会反噬GMV的虚火。但愿下一轮消费券来时,消费者能真正从容下单、安心退货——而不是在算计与反算计中,又熬过一个“史上最长双11”。

fund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相关股票: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科大讯飞行业内竞争力的护城河良好,盈利能力一般,营收成长性一般,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高。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