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产业观察 - 正文

台积电,几无敌手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台积电,几无敌手)

公众号记得加星标,第一时间看推送不会错过。

来 源 : 内容来自半导体行业观察综合。

台积电受惠英伟达、超微、博通等大客户订单涌入,法人看好今年AI相关营收将倍数成长,蓄势挑战新台币兆元大关之余,明年持续看增,将连三年改写新猷,挹注台积电2026年美元营收持续飞越千亿美元关卡,订单能见度直达2028年。

法人分析,台积电客户群的AI新创应用持续遍地开花,让台积电订单满手,估计明年AI营收也有望突破四百亿美元。

业界说,观察台积电客户群持续预订3纳米以下先进制程产能,不仅是苹果、非苹阵营也相当积极,虽然台积已预告反映销售价值来厘清真实需求,仍阻挡不了客户群在AI军备竞赛之下,预定产能的力道,订单一路看到2028年。

技术应用上,台积电最先进的二奈米制程已如期量产,公司预估在智能机、高速运算和AI应用的推动下,2026年2纳米业务将快速成长。此外,台积电早已和全球所有AI创新伙伴合作,台积电董事长暨总裁魏哲家先前也曾在法说会上提到,台积电逾期2028年伺服器AI处理器营收占整体营收比重将超过百分之二十。

不过,「经济学人」指出,AI支出热潮虽大幅提高芯片需求,也引发芯片供应日益紧俏疑虑,惟台积电增产速度不如客户期望,主要是台积电基于过去半导体景气兴衰的经验,对大幅增产抱持审慎态度。

「经济学人」指出,芯片业长期以来的景气循环,都是先出现供应紧俏,业者扩产以满足需求后,在需求降温时面临产能过剩困境。而且,扩增产能代价高昂且缓慢,一座先进晶圆厂成本约两百亿美元,需时三到四年,在美国建厂成本更高。

尤其台积在新冠疫情期间提高投资,以缓解成熟制程芯片短缺,现在这些产能却未被充分利用,忧心重蹈覆辙;另外,台积电也可能担心,若英特尔和三星电子最终解决生产问题,AI芯片市场可能转为供过于求。然而,呼吁增加产能的芯片设计商,不会分摊建厂成本,尽管客户会对台积的谨慎态度感到挫折,也不该指望台积改变态度。

台积先进制程独霸

研调机构集邦科技(TrendForce)预估,2026年晶圆代工产业将成长约20%,先进制程受惠于高效能运算(HPC)需求,将以31%的年增率引领市场,与成熟制程呈两极发展。市场预期晶圆代工龙头台积电先进制程独霸全球,AI晶片订单带动产能供不应求,持续扩产将带旺台湾半导体供应链明年再成长。

针对2026年晶圆代工市场,集邦认为地缘政治将使晶圆代工走向双面格局,也就是先进制程独霸、成熟制程呈现胶着状态。预估2026年晶圆代工产业将成长约20%,其中先进制程受惠于HPC需求,将引领市场,先进技术包含的前段制造及后段封测,皆因AI需求强劲、供应商稀少,短中期成为稀缺资源,价格逐年上涨。

集邦表示,成熟制程需求尽管将随各应用供应链回补库存而增长,但因消费终端缺乏强而有力的创新应用,加上多家厂商开出新产能,整体成长动能受限,且出现地区资源分配不均的情况,2026年价格将持续下行,成本压力及销售为晶圆厂带来双重负担,如何配合在地化需求,有效分配区域产能成为课题。

此外,随着AI算力需求增长,先进封装面积不断扩大,需求自CoWoS开始衍生至EMIB、CoWoP、CoPoS,晶圆厂与封装厂间的竞合和随之配合的供应链也成关键话题。

集邦并指出,在强劲的AI需求带动下,半导体IC产业版图发生极大变化,半导体领导厂商的垄断地位愈发明显。

在非AI应用方面,受全球经济疲软影响,整体市场需求增长有限,甚至库存调整的周期不断拉长,特别是在车用与工业相关半导体领域,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中国半导体厂商在成熟制程领域因国产化比重提升,打破过去一线半导体大厂垄断的现象。

*免责声明:本文由作者原创。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半导体行业观察转载仅为了传达一种不同的观点,不代表半导体行业观察对该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果有任何异议,欢迎联系半导体行业观察。

今天是《半导体行业观察》为您分享的第4228期内容,欢迎关注。

加星标第一时间看推送,小号防走丢

求推荐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