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产教融合进入深水区,教博会热议科技赋能教育新范式)
南方财经记者彭敏静 珠海报道
11月16日,第七届中国教育创新成果公益博览会“科技创新助力产教融合和职业培训提档升级”职教专场暨“深度产教融合”主题论坛在珠海科技学院开幕。
当前,我国正处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的关键时期。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部署九大重点任务,涵盖立德树人体系构建、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促进高中阶段学校多样化发展、高等教育综合实力提升、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深化、教育数字化战略实施等领域,为新时代教育发展擘画了宏伟蓝图。
本场论坛旨在打通“教育—产业—就业”链路,为产教融合模式创新提供实践样本。论坛现场多位嘉宾开展主旨演讲,探讨科技与创新如何推动职业教育与产业需求的精准对接。
“十五五”职教规划提出,将培育100个国家级市域产教联合体、200个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产教融合型企业达5000家,校企共建实训基地2万个。大湾区产教联盟理事长、广东科技学院副校长陈标新认为,产教融合共同体的高质量发展需要拥抱新的技术变革、产业发展给高等教育带来的新机遇;需要建立基于用户中心、需求导向的人才培养体系;需要把区域资源、产业特色转化为人才培养优势与特色。
珠海佰泽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辛佰泽表示,为构建人才培育共同体,HR角色转型是必然的。HR应该发挥桥梁作用,推动校企政多方协同育人,通过校企协作引入企业案例,优化教学并强化实习就业支持,同时推动政策制定与优化,助力产教融合环境建设。此外,数据正在驱动生态迭代,例如产教融合大数据平台以实时数据驱动人才培养与就业生态优化。
新能源发展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海航临空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湖南区域总经理李晓柏认为,“破解新兴产业崛起与人才结构性短缺的矛盾,在于深化产教融合。”李晓柏表示,低空经济是产教融合的理想试验田,无人机、飞控、导航、AI、新能源等技术快速演进,运营、维护、监管、数据处理等岗位需要极强的实操能力,此外涉及航空、机械、电子、通信、软件、法律、管理等多学科。
快车道人才加速器董事长文波以“剧本教育+AI”在教育领域的创新应用为例,强调了其在产教融合中的可复用,从而形成规模效应。文波表示,AI与其他新技术赋能可以助力教育提高效率,破解师资紧缺、课件落后或行业变化太快而跟不上节奏等等难题。此外,聚成股份、华商书院创始人陈永亮亦分享了其对于AI时代商业发展的思考。
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教授沈伟在接受南方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要真正成为一名能够驾驭AI工具的设计师,需要具备更为全面的技能储备。首先是基础人文素养,包括社会学、心理学、历史学、人文地理学、艺术概论、美学等多学科知识积累。第二是专业设计技能,要真正创造出优质作品,就必须扎实掌握绘画技巧、构图能力、色彩认知等专业技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