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精准抗癌:核药能否扛大旗?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媒体 2025-11-18 15:02:21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精准抗癌:核药能否扛大旗?)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季媛媛报道

核医学与精准医疗的融合,正催生一场癌症治疗的颠覆性变革。

放射性配体疗法(Radioligand Therapy,RLT),一种被誉为“生物导弹”的癌症新疗法,已在前列腺癌治疗领域显示出显著的潜力,并在全球医疗界引起广泛关注。它通过将放射性核素精准递送至肿瘤细胞,实现“定向核打击”,在杀死癌细胞的同时,对健康组织损伤降至最低。

近来,围绕这一疗法的新消息也是不断出现。近日,诺华宣布其放射配体疗法药物镥[177Lu]特昔维匹肽注射液获得新适应症的批准,用于治疗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PSMA)阳性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mCRPC)成人患者。该药物适用于两种情况:一是既往接受过雄激素受体通路抑制剂(ARPI)治疗后疾病进展且适合延迟化疗的患者;二是既往接受过ARPI和紫杉类化疗后疾病进展的患者。

随后不久,西门子医疗中国宣布与诺华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将充分发挥双方的专业知识和技术优势,推进放射配体疗法与分子影像系统在针对前列腺癌等重疾的精准诊疗一体化领域的创新发展与普及应用。

有券商医药行业分析师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在精准医疗的下一程竞争中,RLT赛道不仅是单一药物的突破,更是“核医学+生物技术+高端制造+医疗服务”的跨领域集成创新。谁能率先打通“靶点发现-核素供应-药物生产-临床转化-支付落地”的全链条,并构建起“诊断-治疗-随访”的生态闭环,谁就有望在全球市场中抢占份额,甚至实现从跟随者到引领者的角色转换。

“当前正是布局的关键窗口期——政策红利释放、临床需求爆发、技术积累成熟,三者共振下,RLT或将成为药企‘换道超车’的下一个标杆领域。”该分析师说。

根据行业机构数据,全球RLT市场规模从2018年的50亿美元增长至2024年的97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达11.7%,预计至2035年将攀升至573亿美元。 

放射配体疗法作为精准医疗的前沿代表,正崛起为全球癌症治疗市场的一颗璀璨新星。

与传统放射疗法相比,RLT的核心优势在于其高度的靶向性与精确性。它既能保护健康组织、减少副作用,又能依据特定癌症生物标志物提供个性化治疗方案。这种疗法契合了精准医疗的发展趋势,因而受到市场强烈追捧。

市场由临床需求而定。有临床专家表示,当前,全球肿瘤治疗正从“广谱杀伤”向“精准定向”升级,放射配体疗法凭借“精准递送+强效杀伤”的双重优势,有望成为创新药领域最具爆发潜力的细分赛道之一。 

从需求端看,中国每年新增肿瘤患者超400万,其中约60%存在转移或晚期病灶,传统放化疗的毒副作用和耐药性问题亟待突破。RLT通过将放射性核素(如Lu-177、Ac-225)与靶向肿瘤特异性抗原的配体(如PSMA、DOTATATE)相结合,可实现“毫米级”精准定位,仅对肿瘤细胞进行杀伤,同时最大限度保护正常组织,尤其适用于前列腺癌、神经内分泌肿瘤等高发且难治的领域。临床数据显示,晚期前列腺癌患者接受177Lu-PSMA治疗后,中位生存期延长超过1年,且不良反应显著低于化疗。  

前述分析师指出,从政策与资本层面来看,国家药监局已将RLT纳入“突破性治疗品种”优先审评通道,北京、上海等地的核医学中心建设也在提速,再加上医保对创新疗法的逐步覆盖,国内市场规模有望从当前的“十亿级”快速扩容至“千亿级”。 

放射配体疗法赛道已吸引了众多跨国药企和本土公司,形成了多元化竞争格局。诺华是目前RLT领域的领导者。该公司已有两款基于β核素(Lu-177)的TRT药物获批上市——用于治疗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的Lutathera和用于治疗转移性去势抵抗前列腺癌的Pluvicto。 

根据诺华财报,Pluvicto在上市第三年销售额就突破10亿美元,正式跻身“重磅炸弹药物”俱乐部。具体来看,Pluvicto在2023年即实现销售收入9.8亿美元,2024年达到13.92亿美元,同比增长42%。2025年第二、三季度,Pluvicto销售额的增长分别为30%、45%。

除诺华外,礼来、BMS、阿斯利康、赛诺菲等公司纷纷通过收购或合作布局高潜力核药管线或企业,市场竞争愈发激烈。

根据行业咨询机构统计,2021年以来全球放射性配体疗法领域累计达成超过80项交易,涉及诺华、赛诺菲等跨国药企,这些交易反映了该领域快速增长的市场趋势和跨国药企对该技术的重视。全球前三名业务发展交易金额分别达约20.6亿美元、16.3亿美元及4.87亿美元。中国同期发生超15项交易。在行业认知深化与竞争加剧背景下,企业正积极布局差异化产品推动创新。放射性配体药物预计将沿袭ADC发展路径,从快速成长期逐步迈入成熟期。

中国市场表现尤为亮眼。根据博研咨询的分析我国放射性药物市场规模预计在2025年将超过127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到20%。至2035年,预计将达到人民币7580亿元,2024至2035年间复合年增长率达23.5%。

中国本土企业同样不甘示弱,已涌现出东诚药业、远大医药、先通医药等代表性企业,部分管线已进入Ⅲ期临床,有望在2025—2027年陆续获批。

RLT虽前景广阔,然而从开发到应用的全链条面临诸多挑战,这些瓶颈限制了技术的更广泛应用。

例如,RLT药物开发与生产成本高昂,限制了部分患者及医疗保健系统的使用。放射性药物生产需特殊设施与质量控制,建设符合标准的厂房便是一大挑战。同时,对制药公司而言,通过复杂监管途径实现RLT产品的批准与报销,可能极为耗时且耗费资源。RLT作为创新疗法,监管机构需平衡加速审批与充分验证的关系,这增添了企业市场准入的不确定性。

此外,RLT不仅是一种药物,更是一套诊疗系统。它要求医疗机构需同时具备分子影像能力、辐射防护条件以及多学科协作团队。诊疗一体化作为一种将精准诊断与个体化治疗相结合的创新诊疗模式,是RLT发挥最大作用的关键。然而,目前大部分医疗机构尚未构建完善的治疗流程。而RLT疗法的高昂费用可能导致患者自付部分显著增加,尤其是在没有充分医保覆盖的情况下,这可能进一步限制了疗法的可及性。如何设计合理的支付机制,成为推广RLT的关键问题。 

“RLT药物的独特性决定了其成功需要依赖‘研发-生产-配送-临床应用’的全链条协同,任何一个环节的缺失都可能导致商业化失败。”有药企高管直言,RLT产业需构建技术协同、生产协同、临床协同、支付协同机制。

这也就意味着,面对RLT全产业链所面临的复杂挑战,单靠药企一己之力实难突破。构建跨界协同的生态圈,已然成为推动RLT从实验室迈向临床的必由之路。 

在此方面,诺华走在了不少企业的前面。根据西门子医疗与诺华的合作协议,西门子医疗将与诺华公司持续深化多学科合作,共同探索分子影像与RLT诊疗一体化系统的未来发展,包括分析优化诊疗一体化方案的收费路径,推进其在临床领域的广泛开展;合作制定诊疗一体化"金标准",完善从患者筛选、诊断、治疗合理性、治疗监测到中心手术管理的全流程诊疗路径;双方还将推动建立符合"金标准"的诊疗一体化中心试点项目落地实施。 

在支付端,诺华与泰康医疗达成生态合作意向。基于此意向,泰康医疗将携手诺华推进放射配体疗法落地,深入拓展放射配体疗法全产业生态,并引进诺华最新的用于治疗前列腺癌的放射配体疗法药物派威妥(镥[177Lu]特昔维匹肽注射液)。

另外,为解决RLT药物半衰期短的问题,诺华在中国建立了放射性药品生产基地。该项目用地18.86亩,投资总额预计6亿元,将应用镥元素的同位素镥-177,计划生产全球首款用于治疗前列腺癌的RLT创新药物,该项目预计2026年底投产。

RLT领域的技术革新正加速推进,其未来走向备受市场关注,其中,从β核素向α核素的转型趋势尤为引人注目。

与β核素相比,α核素具有更高的能量和更短的穿透距离,这使得其在肿瘤治疗中具有更高的放射生物学效应和细胞毒性作用,被认为对散在性癌和微转移癌的内放射治疗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基于这些潜在优势,多家制药公司及Biotech开始大力布局基于Pb-212、At-211和Ac-225的下一代靶向核药。

配体技术的创新是另一大趋势。目前靶向核药中递送放射性核素的配体主要以肽为主,但多家公司正在开发新结构的肽,如Bicycle Therapeutics开发的合成双环肽作为靶向配体。

另外,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刘志博教授团队开发的共价靶向放射性配体(CTR)技术,代表了核医学领域的一项颠覆性成果。据记者了解,该研究通过共价“弹头”将放射配体不可逆地固定到癌症靶标上,从而解决了传统低分子量放射配体肿瘤滞留不足的难题。

预靶向策略是另一个探索方向。目前,包括Y-mAbs、罗氏以及OncoOne等公司均正在探索相反的途径:患者首先接受未标记抗体或自组装抗体,这些抗体会附着在肿瘤上,然后再给患者注射放射性示踪剂。这种策略可减少放射性物质在体内的暴露时间。 

随着技术创新不断涌现,RLT的应用范围正在从神经内分泌肿瘤、前列腺癌向乳腺癌、结肠癌、肺癌及胰腺癌等更多癌种拓展。

根据诺华披露,公司目前有7种潜在的放射性配体疗法正在进行15项临床试验,还有更多疗法处于临床前测试阶段。该公司正在探索不同的同位素及其联合疗法,并扩展到其他癌症领域,包括肺癌、乳腺癌、胰腺癌和结肠癌。

诺华放射性配体治疗化学执行董事菲利普·霍尔泽的一番话,点明了RLT未来的竞争核心:当前,RLT赛道上的公司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同位素供应商也呈现出迅猛增长态势。目前,市场正在逐步形成。

不过,前沿技术的竞争从来不是单一产品的竞争,而是整个产业生态的竞争。随着技术不断突破与生态日益完善,RLT有望成为癌症治疗的新支柱,也为中国在全球精准医疗领域抢占先机提供了历史性机遇。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相关股票: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东诚药业行业内竞争力的护城河良好,盈利能力较差,营收成长性良好,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高。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