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奇富科技发布Q3财报:净收入52.06亿元,资金资产均发生结构性调整)
11月19日,奇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NASDAQ:QFIN;HKEX:3660)发布截至2025年9月30日的第三季度未经审计财务业绩。报告期内,公司实现净收入总额人民币52.06亿元,同比增长19.1%(2024年同期为43.70亿元),环比基本持平(上季度为52.16亿元)。净利润为14.33亿元,同比减少20.3%(2024年同期为17.99亿元),环比下降17.2%(上季度为17.31亿元)。非公认会计准则(Non-GAAP)净利润为15.08亿元,同比减少17.3%,环比下降18.4%。
财报显示,奇富科技在信贷撮合规模、资产质量及资金结构方面均出现结构性调整。总撮合及发起贷款规模为832.8亿元,同比微增1.0%,但较上季度的846.1亿元下降1.6%。平台在贷余额总额为1,381.1亿元,同比增长8.1%,但环比下降1.4%。轻资本模式、智能信贷引擎(ICE)及全面技术解决方案下的在贷余额占比约为48%,业务重心正向低风险、轻资产方向倾斜。
从收入结构看,奇富科技将业务划分为“信贷驱动服务”与“平台服务”两大板块。2025年第三季度,信贷驱动服务净收入为38.69亿元,同比增长33.4%(2024年同期为29.01亿元),环比增长8.5%(上季度为35.66亿元)。该增长主要由重资本贷款撮合规模扩大及表内贷款平均在贷余额上升驱动。其中,重资本模式下贷款撮合及服务费达5.14亿元,同比翻倍(2024年同期为2.59亿元);融资收入为23.41亿元,同比增长34.2%(2024年同期为17.44亿元),反映其自有资金或并表信托出资的贷款资产持续扩张。
第三季度,平台服务净收入为13.37亿元,同比下降9.0%(2024年同期为14.69亿元),环比下降19.0%(上季度为16.50亿元)。该板块下滑主要源于轻资本撮合规模收缩:轻资本模式下贷款撮合及服务费仅为2.63亿元,同比大幅下降54.2%(2024年同期为5.75亿元);通过ICE转介的贷款规模亦减少,带动转介服务费降至6.48亿元,同比减少15.0%(2024年同期为7.63亿元),环比下降34.3%(上季度为9.86亿元)。不过,平台其他服务费同比增长224.1%至4.26亿元,主要来自嵌入式金融等增值服务收入增加。
截至三季度末,奇富科技已与167家金融机构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为超6200万授信用户提供稳定、可靠的数字化信贷服务,季度撮合放款量为833亿元人民币。值得关注的是,以AI技术为核心的金融科技输出业务增长势头强劲,三季度奇富数科业务环比增速高达218%。
值得关注的是,奇富科技成本端压力显著上升。2025年第三季度运营成本及开支总额为35.06亿元,同比激增68.5%(2024年同期为20.81亿元),环比增长13.8%(上季度为30.80亿元)。其中,应收贷款拨备为8.38亿元,同比增加75.4%(2024年同期为4.78亿元),主因表内贷款规模扩大及风险审慎计提;或有负债拨备达7.73亿元,同比飙升1115.6%(2024年同期为0.64亿元),反映重资本模式下担保责任敞口扩大。销售及营销开支为6.65亿元,同比增长58.3%(2024年同期为4.20亿元),公司称系加大对嵌入式金融渠道和信息流广告的投入以提升获客效率。
资产质量指标呈现波动。截至2025年9月30日,平台整体90天以上逾期率为2.09%。首席风险官郑彦指出,受高定价客群流动性压力影响,存量贷款风险表现承压,首日逾期率约5.5%,30天回收率为85.7%。尽管9月起风控标准已收紧,新发贷款风险表现边际改善,但存量资产拖累预计将持续数月。
现金流与资产负债状况保持稳健。经营性现金流净额为25.01亿元,期末现金及短期投资合计约143亿元。截至三季度末,公司总资产为614.49亿元,总负债为371.47亿元,权益总额为243.02亿元,资产负债率为60.4%。值得注意的是,应付合并信托投资者款项(含即期与非即期)合计达207.27亿元,占总负债55.8%,显示其资金来源仍高度依赖信托结构。
展望第四季度,奇富科技预计净利润区间为9.2亿至11.2亿元,同比下降39%至49%;全年净利润预计为58.8亿至60.8亿元,同比变动-2%至+1%。该指引反映管理层对宏观环境及监管不确定性的审慎态度。
截止三季度末,奇富数科AI信贷解决方案已在多家银行的业务流程中深度嵌入,用户数量和活跃度持续增长,预计年底前在部分合作机构的渗透率将达到80%。尽管财报未直接披露“奇富数科”业务的具体财务贡献,但提及该板块放款量环比增长218%。结合平台服务中“其他服务费”大幅增长及轻资本撮合下降的背景,可推测AI解决方案收入尚未形成规模性营收替代,当前仍处于市场渗透初期。公司强调,技术输出以优化长期业务结构,而非短期利润驱动。
总体来看,奇富科技在2025年第三季度主动收缩高风险撮合规模,强化重资本风控,导致利润同比下滑。财务数据印证其正从规模导向转向质量与结构优化,AI技术投入尚未转化为显著财务回报,但为未来轻资产模式扩张奠定基础。奇富科技管理层表示,公司致力于将经过自身业务充分验证的AI能力,打造成为金融行业智能化转型的通用基础设施,深度赋能金融机构,共同推动金融服务的智能化、普惠化进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