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吉利,出海提速!)
【导读】吉利与雷诺集团战略合作提速,产业共建助力全球化协同发展
11月19日,在吉利与雷诺集团宣布成立雷诺吉利巴西公司后,双方的战略合作启动仪式在巴西埃尔顿·塞纳工业园区举行。
雷诺吉利巴西公司将投资38亿雷亚尔(约合人民币51亿元),推动新能源技术平台及车型在巴西落地,将显著提升工业园区产能利用率,并加速吉利在拉美拓展新能源市场。
这是吉利与雷诺集团加速布局拉美市场的最新进展。11月3日,吉利控股集团和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统称吉利)与雷诺集团签署巴西战略合作最终协议。
巴西副总统 杰拉尔多·阿尔克明
根据协议,吉利通过收购雷诺巴西公司26.4%的股份,共享雷诺巴西公司的工厂产能和市场网络,从而加速在拉美地区汽车市场的拓展。
从中国走向世界,吉利始终坚持“守正创新、高质量发展、全球资源协同”的全球化路径。吉利与雷诺集团在巴西的合作,成为两者全球化协同发展的又一次战略升级。
吉利汽车集团CEO淦家阅表示:“此次合作是继吉利雷诺韩国整车合资项目和浩思动力总成公司成立之后,吉利与雷诺战略合作又一重要里程碑。双方将继续探索新市场和新机遇,共创共赢,共同发展,通过协同战略与跨洲际合作形成规模效应,将最优质的产品、最优化的成本和高质量的服务推向市场,为全球用户创造令人振奋的消费体验。”
构建“吉利智造、拉美共享”新格局
吉利与雷诺集团的巴西战略合作始于2025年2月。如今仅过去9个月,双方的新一轮重大合作便宣告完成。
这主要是双方看好巴西市场的发展潜力。巴西是拉美地区最大、最具潜力的汽车市场之一,2024年总销量达到约248.6万辆,同比增长14%,并且电动化转型仍在加速推进。
吉利进入巴西汽车市场成效显著。吉利旗下极氪001与极氪X两款高端纯电车型上市仅半年,便跻身巴西高端纯电市场前三,充分展现了中国高端新能源品牌的国际竞争力与用户吸引力。
同时,巴西汽车市场面临高税收和高价收入比等结构性挑战。巴西政府自2024年起逐步恢复电动车进口税,预计至2026年将恢复至35%。
在此背景下,吉利与雷诺集团的合资项目不仅有助于双方分摊成本、强化供应链韧性,也可以通过本地制造降低关税风险,推动新能源车型在南美市场实现规模化落地。
根据投资规划,吉利与雷诺集团将本地化生产基于吉利GEA新能源架构的两款全新车型,并在2026年下半年正式投放巴西市场。未来,合资公司将打造一个全新的新能源技术平台,基于该平台开发的一款雷诺全新车型于2027年投产。
吉利最新一代零/低排放技术平台GEA,是吉利与雷诺集团巴西战略合作的核心之一,将推动巴西新能源与智能化制造能力的跃升。
过去11年,吉利累计的研发投入超2500亿元,是中国研发投入最高的车企之一,在架构、电驱、电混、安全与智能驾驶等领域均具备行业领先能力。
同时,此次合作使吉利共享雷诺巴西公司的工业及商业资源,加速吉利在南美领先汽车市场的扩张,雷诺集团则借此强化在拉丁美洲的国际战略,扩大在巴西的电动化车型阵容。
雷诺巴西公司在巴西拥有完善的生产体系与销售网络,其位于巴西南部的埃尔顿塞纳工业园区建于1998年,拥有两座整车与轻型商用车生产厂,约5000名员工(其中3200名在制造部门),263个经销网点。
2024年,埃尔顿塞纳生产18.8万辆燃油车型(无电动车),在巴西销量达14万辆(市场份额5.6%),出口至15个国家。
据悉,吉利将巴西定位为拉美战略核心,通过本地化制造、产品投放与区域辐射,在未来几年形成“南美增长极”,构建“吉利智造、拉美共享”新格局。
系统推进全球业务布局
赋能巴西产业、就业与供应链
在李书福看来,吉利与雷诺集团达成巴西战略合作,是双方在此前多次合作的基础上,迎来又一重要里程碑。
同时,从收购沃尔沃汽车、与梅赛德斯·奔驰合作,到与雷诺合作韩国工厂、浩思动力总成公司,再到巴西本地化制造,吉利正在系统推进全球业务布局。
作为较早出海的中国车企,吉利的全球化发展更加注重赋能本地化,将与雷诺集团共同推动零排放与低排放技术在拉美汽车市场落地。
在巴西,吉利将通过零/低排放技术平台、本地供应链升级与人才培养,为巴西经济、产业转型与社区发展做出贡献。
具体来看,吉利通过与雷诺集团的深入合作,将推动巴西本地化生产与供应链协同,在制造、销售、研发等环节实现共建共赢,打造“中欧企业共创巴西新能源产业生态”的新范式。
随着本地生产推进,吉利与雷诺将逐步把本地化率提升至45%,带动供应链扩容和产业生态建设。
新车型投产将为巴西创造更多制造、工程、服务与运营岗位,促进本地人才培养、技能提升和长期发展。
吉利与雷诺集团将共同建设“在巴西、为巴西、服务拉美”的新能源制造中心,使巴西成为南美市场的重要基地。
同时,吉利的全球化进程一直秉承开放合作的理念,采取合规、互补、可持续的合作方式。
吉利与雷诺集团将持续推动合法合规的商业合作,为巴西用户提供高标准、可信赖的产品和服务。
吉利与雷诺集团的上述合作模式此前已经获得验证,成为“开放、透明、长期主义”的出海典范。
吉利的全球化不是资源外移,而是价值共建,一直致力于打造可持续、长期、互利的产业合作模式。(CIS)
“中国基金报:报道基金关注的一切
Chinafundnews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中国基金报
版权声明:
《中国基金报》对本平台所刊载的原创内容享有著作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授权转载合作联系人:于先生(电话:0755-82468670)
万水千山总是情,点个 “在看” 行不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