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华为,重要研判!)
【导读】华为高管预判数据存储演进方向,认为AI大脑等于“数据存储”加“处理器”
中国基金报记者 邱德坤
在11月19日召开的2025数据存储产业大会上,华为公司副总裁、数据存储产品线总裁周跃峰代表华为公司,分享了对未来存储产业发展方向的思考。
“存储创新在AI时代变得更加重要。”周跃峰表示,智能始于数据。在AI时代,数据从记录载体加速转变为信息与知识,直接赋能AI训练与推理,推动人类文明不断前进。
图为:华为公司副总裁、数据存储产品线总裁周跃峰
数据存储可从六方面创新演进
周跃峰表示,数据存储可以从六个方面创新演进。
一是极致性能。周跃峰认为,AI多样化的工作流负载,对存储性能提出更高要求,未来存储需要引入新量纲和新标准。
比如,存储需要提供更大带宽、超高IOPS(衡量计算机存储设备每秒处理读写操作次数的性能指标)和微秒级时延性能,以确保数据到GPU(图形处理器)的传输畅通无阻,并高效支撑多轮对话与长文本推理等任务,提升训练与推理效率。
二是高可扩展。存储架构需要步入纵向与横向扩展兼顾的新阶段。EB(艾字节)级的横向扩展能力,可以帮助互联网等行业高效存储海量业务数据,而以DPU(Data Processing Unit,数据处理单位)为核心的纵向扩展,能够助力更多企业突破本地存储容量边界,实现“近存计算”。
三是数据编织。数据价值的释放,始于对海量数据的汇聚与全局治理,应加快实现数据全局可视、可管、可用。华为Omni-Dataverse(统一数据空间)已帮助全球客户实现跨物理地域全局可视、多模态数据融合检索与全生命周期数据优化。
四是数据韧性。构建存储内生安全,实现从被动响应到主动防御的转变至关重要。存储安全防护已成为IT系统中守护客户数据安全的最后一道坚实防线,也将成为未来数据存储的必备能力,无法满足数据韧性要求的存储系统将难以适应AI发展。
五是新语义。随着数据存储从“存数据”向“存知识、存记忆”演进,数据存储形态将进化为AI数据平台,承担起更多AI紧密相关的功能,包括提供丰富的新型服务语义与数据接口,支持推理加速、知识库生成与检索,从而提升AI推理体验与Agent(智能体)的智能化水平。
六是可持续发展。AI驱动的数据资产需要长久留存,冷数据逐渐“升温”,亟需新型温存储介质与系统,实现经济、高效的存储。
AI大脑等于“数据存储”加“处理器”
周跃峰表示,必须全面提升存储产业的战略地位,为AI发展提供更强支撑,助力中国迈向“AI强国”。
在AI时代,数据存储将不再是传统意义的存储,而是要有“记忆”和“以存强算”的功能,与处理器深度协同,构建“数据存储+处理器”体系,共同塑造具备自我学习与思考能力的AI大脑。
目前,中国存力规模已达1680EB,产业初具规模,从整机、软件、操作系统、介质到芯片,存储产业链快速发展,基本实现国产化并趋于完善,展现出引领全球IT产业发展的潜力。
周跃峰表示,华为公司期待未来与各方携手,共同加速存储创新进化,营造健康繁荣的产业生态,并且克服市场内卷,以更好地应对AI时代的新挑战,在全球海量存储市场中把握主动权。
编辑:杜妍
校对:纪元
制作:小茉
审核:陈墨
注:本文封面图由AI生成
版权声明
《中国基金报》对本平台所刊载的原创内容享有著作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授权转载合作联系人:于先生(电话:0755-8246867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