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河南最大城商行空降“75后”新行长,拟花7.8亿收购三家村镇银行

来源:子弹财经 2025-11-21 04:19:35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河南最大城商行空降“75后”新行长,拟花7.8亿收购三家村镇银行)

出品 | 子弹财经

作者 | 李薇

编辑 | 蛋总

美编 | 倩倩

审核 | 颂文

河南省最大城商行——中原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原银行”),近期接连披露了高管“换帅”与收购三家村镇银行等战略举措。

10月17日,中原银行发布公告称,原行长刘凯辞去该行执行董事、副董事长及行长等一切职务。同日,河南省政府发布一则通知,任命河南省政府原副秘书长周锋担任中原银行行长、副董事长职务,其任职资格尚待监管批复。

此后在11月10日,该行召开了2025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了拟收购濮阳、孟津、栾川三家村镇银行的议案,并将其改建为分支机构,收购金额合计拟超过7.8亿元。

中原银行成立于2014年12月,由13家河南省城商行合并而成,今年末即将迎来11周年。2017年7月,该行在港交所上市。通过采取区域扩张战略,中原银行的总资产规模已超过1.4万亿元。

然而,在规模扩张的背后,该行今年上半年的营业收入与归母净利润分别同比下滑3.1%和0.8%。同时,不良率达到2.01%,资产质量有待进一步改善。

业界普遍关注于新行长周锋到任后,中原银行将如何推进战略转型并提升盈利能力?能否破解机构合并后的资产质量问题,内控合规管理机制应当如何改善?

1、“75后”新行长曾任副市长,“一正四副”格局成型

近期,中原银行的高管人事调整引发外界关注。

10月下旬,中原银行发布公告称,董事会已审议通过聘任周锋担任本行行长及建议委任周锋为第三届董事会执行董事。

11月,经中原银行临时股东大会的投票表决,目前周锋已形成党委副书记、行长、执行董事和副董事长的“四职合一”配置,但其任职资格尚需河南金融监管局核准。

(图 / 中原银行变更行长的具体说明(来源:中原银行公告))

从履历来看,周锋出生于1977年1月,博士研究生学历,职业生涯横跨了监管、地方政府与金融业三大领域。

2003年8月至2005年8月,周锋任职于深交所(复旦大学)博士后工作站。2005年8月至2022年4月,在原银保监会河南监管局任职长达17年,期间挂职西藏财政厅厅长助理。

2022年4月至2024年5月,任河南省濮阳市副市长,分管金融、财政与国资等领域,直接参与地方经济治理与重大项目推进。2024年5月至2025年9月,任河南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

这位“75后”新行长,属于“由政转企”,周锋的上任或标志着中原银行进一步加强政银协同,发挥其在对接省级战略资源、化解金融风险等方面的核心优势,进而提升该行的本土服务能力。

伴随新行长的到任,中原银行形成了新的“一正四副”行长架构。即由行长周锋领衔,四位副行长分别是周丽涛、姚辉元、刘清奋和王天奇。

「子弹财经」翻阅中原银行2025半年报发现,除了2018年5月就担任该行副行长的周丽涛之外,其余三位副行长均是今年4月经该行董事会批准任职。

11月14日,河南金融监管局官网发布的批复公告显示,该行上述三位副行长的任职资格已获批。

(图 / 中原银行2025年上半年的行长架构情况(来源:中原银行2025半年报))

在该行副行长之中,刘清奋与王天奇属于“元老级”骨干,自该行2024年末成立起就已加入。尤其是王天奇作为一名“85后”高管,可看出中原银行的用人年轻化管理风格。

有关新行长加入后的战略调整、政府合作和高管队伍建设等事宜,「子弹财经」试图与中原银行进一步沟通,但截至发稿未获回复。

新行长周锋加入后,面对中原银行机构整合、资产质量优化与内控合规等挑战,能否带领这家1.4万亿资产规模的城商行全面转型,成为业界关注的一大焦点。

2、上半年业绩“双降”,房地产不良率超过5%

目前,河南省已建成中原银行、郑州银行和平顶山银行等三家本土城商行。其中,中原银行的资产规模最大,2025年上半年达到1.41万亿元。

然而,该行自2022年合并了洛阳银行、平顶山银行及焦作中旅银行之后,加重了不良资产债务负担,同时近两年该行盈利能力有所下滑。如何攻关这项难题,是摆在新任行长面前的最大挑战。

回顾今年上半年,中原银行的营业收入135.63亿元,同比下降3.1%;归母净利润20.34亿元,同比下降0.8%,可见其业绩陷入“双降”困境。

究其原因,该行贷款平均收益率收窄与非息收入下滑或是关键症结。

一方面,该行发放贷款与垫款平均收益率下降。主要受LPR下调影响,导致其发放贷款利息收入同比下滑8.4%。

另一方面,该行多项非利息收入指标出现下滑。其中,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同比下降3.2%,交易净收益同比下降30.5%,投资证券所得收益净额同比下降37%,其他营业收入下降55.4%。

放长时间周期来看,盈利下滑态势在过去五年逐步显现。

2020年至2024年,中原银行的营业收入同比增速分别为2.1%、-0.7%、32.8%、2.2%和-0.9%,其中有两年的营收回落但降幅均在1%以内。

同时,该行归母净利润增速分别为4.3%、8%、2.4%、-11.8%和7%,可见2023年的下降幅度相对明显。尽管其增速出现一定波动,但整体上展现出盈利向好发展态势。

「子弹财经」注意到,中原银行的资产质量有待进一步改善。

从不良贷款率的表现看,该行今年上半年不良率为2.01%,较上年末下降0.01%,但在上市城商行之中处于高位。

过去五年,该行不良率分别为2.21%、2.18%、1.93%、2.04%和2.02%,仅2022年不良率低于2%。

从拨备覆盖率来看,监管层要求商业银行的拨备覆盖率不得低于150%,而中原银行过去五年这一数值均处于150%以上,刚迈过监管“红线”,亟需提升自身风险抵御能力。

按照金融监管总局的披露口径,我国城商行在2025年上半年的不良率平均值为1.76%,拨备覆盖率平均值为185.53%。

由此可见,中原银行的资产质量在城商行之中相对偏弱,仍有一定的改良空间。

此外,在行业分布来看,中原银行不良率最高的三个领域分别为住宿和餐饮业、房地产和农、林、牧、渔业,不良贷款率分别为5.53%、5.03%和4.67%。

(图 / 中原银行2025年上半年不良贷款行业分布情况(来源:中原银行2025半年报))

联合资信出具的2025年评级报告指出,中原银行在2022年合并3家银行后,其资产规模、员工总数及机构网点数量均有所增多,组织机构优化调整效果尚需观察,后续资产质量迁徙情况及拨备覆盖水平仍需保持关注。

评级报告提出,由于该行吸收合并的目标银行涉房业务占比较高,因此存在一定规模的房地产行业不良贷款,且行业不良贷款率高于全行平均水平。

在当前业绩“双降”的挑战下,中原银行如何能尽快改善资产质量、压降不良率并提升拨备水平,对于高层管理智慧是一项大考验,也是这家省级城商行加速高质量发展的必经之路。

3、拟斥资超7.8亿元现金,收购三家村镇银行

11月10日,中原银行召开了2025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了收购3家村镇银行的议案,并将其设立为分支机构。具体来看,这三家村镇银行分别是濮阳中原村镇银行、孟津民丰村镇银行、栾川民丰村镇银行。

需要指出的是,本次吸收合并3家村镇银行,或与推进中小银行改革化险存在直接关联。

此前于10月20日,中原银行曾发布《2025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通告》,提出此举是为了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坚决打赢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攻坚战”相关政策精神。

据中原银行发布的公告,该行拟采用现金方式,收购濮阳、孟津、栾川三家村镇银行的其他股东分别持有的0.29亿股、0.98亿股和1.06亿股股权。

同时,根据资产评估公司对于三家村镇银行的评估结果,交易价格分别拟定为1.33元/股、2.99元/股和4.25元/股(具体交易对价以经主管财政部门备案后的评估结果为准)。

按照上述价格来测算,本次为了收购三家村镇银行,中原银行将分别耗资0.38亿元、2.93亿元和4.51亿元,合计金额将超7.8亿元。

公告提出,濮阳、孟津与栾川三家村镇银行均由中原银行发起设立,它们分别成立于2012年、2011年和2008年,中原银行持有其股权比例分别为51%、34.58%和30.33%。

此外,中原银行在公告中还指出,收购完成后该行将承继及承接三家村镇银行的全部资产、债权债务、业务、人员、合同及其他一切合法权利与义务。三家村镇银行将注销独立法人资格,并被改建为中原银行的分支机构。

「子弹财经」发现,这并非中原银行今年第一次合并村镇银行。

早在今年2月,该行就发布了吸收合并卢氏中原村镇银行的公告,并将其改为中原银行分支机构。这次再完成三家村镇银行的收购,年内该行合并的村镇银行或达四家。

事实上,河南省今年以来持续推进村镇银行改革,比如郑州银行和河南农商银行均采用“村改支”模式,将村镇银行改建为分支机构,这种模式逐步成为中小金融机构改革化险的主流做法。

中原银行此番收购,本质上在积极响应党中央相关金融政策,助力国家优化金融资源配置、提升服务效率。

有关本次吸收合并的具体进展、收购金额和村镇银行不良处置等情况,「子弹财经」试图与中原银行进一步沟通,但截至发稿未获回复。

作为河南最大的省级城商行,中原银行迎来新行长后,如何破解盈利增长与资产质量承压双重难题?“合并潮”过后,银行的内控合规和员工考核机制又将如何优化?「子弹财经」将持续观察。

*文中题图来自:中原银行官网。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郑州银行行业内竞争力的护城河一般,盈利能力一般,营收成长性较差,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合理。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