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银行直供房”打折卖,能捡漏吗?|财经早察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媒体 2025-11-21 06:59:59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银行直供房”打折卖,能捡漏吗?|财经早察)

最近你是不是也在各种平台上刷到过这个词——“银行直供房”?这感觉像是银行拿着一手房源,跳开所有中间商,直接、便宜地卖给你我这样的普通人。

很多人一听就心动了,银行卖的总比较靠谱吧?没有中介费价格是不是更香?别急,今天咱们就来扒一扒,这个听起来像“天上掉馅饼”的“银行直供房”,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它真的像宣传的那么美吗?

首先我们澄清一下概念,银行真的在“卖房”吗?

这个说法显然有个BUG。银行是干啥的?是持牌金融机构,它的主业是存贷汇,可不是卖房子!在我们国家,销售不动产是需要专门资质的,银行根本没有这个牌照。它要是真摆个摊开始卖房,金融监管部门的第一个不答应。

那么问题来了,我们确实在银行官网或者某些平台上看到了它们推荐的房子,这又怎么解释呢?真相是: 这其实是银行在处置不良资产时,针对个人买家的一种推广,并不是由银行直接卖房。

银行手里确实有因为还不上贷款而收回的房子,这叫“抵押物”。处置这些房子,传统路径非常固定:主要是走大宗交易,比如打包卖给资产管理公司;或者上阿里、京东这些资产处置平台、各地的金融资产交易所,进行公开拍卖。

这套流程非常成熟,评估、定价、竞拍、落槌,全是公开透明的。银行自己并没有卖房资质,它最核心的目的是:快速变现,挽回损失。

其实,“银行直供房”过去一直存在,那为什么今年“银行直供房”这个概念特别火呢?根据中指研究院的数据,今年前三季度,全国法拍房的整体成交率只有13.1%。就连第一次拍卖的成功率,也才39%。

银行也急啊,法拍房成交率不高。所以,银行必须想办法 “加速去库存”,最近“银行直供房”的上新量增加了不少。

于是,它们就在传统的、主要面向机构买家的渠道之外,开始大力向个人买家进行推广。

理解了它的本质,我们再来看看最关键的问题:作为普通购房者,这里面有哪些问题需要避开?

首先最核心的一点要搞清楚,这个房子的产权并不在银行手里。在绝大多数所谓“直供房”的交易中,房子的产权依然在原来的债务人名下。银行只是取得了处置的授权,卖房的钱直接用来还债。

清楚这个之后也就明白了,房子的历史包袱可能依然存在。这套房子之所以被拿出来处置,就是因为背后有债务纠纷。这意味着,它可能也存在一些“坑”。

因此,购房者一定要要详细查看待交易房产的具体信息、资产的权利限制,比如是否存在产权、司法纠纷,也有可能存在交割以后腾退的难题,比如房屋有老人租住等。

另外,大家也无须担心银行要抛售几万套房子冲击市场了。从总量上看,所谓的“银行直供房”也就几十、几百套,对整体房价构不成实质性冲击。它的交易周期很长,而且资产质量参差不齐。

好了,关于“银行直供房”,今天就聊到这里。你还觉得这个机会值得尝试吗?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看法。

出品:财经早察工作室

总统筹:陈晨星

执行统筹: 祝乃娟

监制:洪晓文 曾婷芳

主播:董静怡

编辑:洪晓文

剪辑:实习生 苏磊

设计:王冰

审校:强燕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