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东莞发力赛事经济,打造“体育+旅游”消费新场景)
南方财经记者程浩 东莞报道
目前,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五届运动会(下称“十五运”)正在粤港澳三地举行。作为粤港澳大湾区重要节点城市,东莞承办十五运男子成年组篮球、举重以及残特奥会举重、聋人女子篮球等4项赛事,正按照“办好一个会、提升一座城”的办赛目标,呈现一场彰显岭南风韵、东莞特色的体育盛会。
当前,“体育+文旅”作为新兴业态快速发展,正成为推动消费市场提质扩容的关键引擎。东莞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以十五运为契机,积极投身于赛事经济的浪潮中,全面加快文化强市、旅游强市、体育强市建设,促进文旅消费实现提质扩容,打造“体育+旅游”的消费新场景。
东莞是“全国篮球城市”,城市体育赛事对东莞有着重要意义,这源于东莞深厚的体育赛事基因、丰富的消费场景以及以往成功案例的示范作用。篮球在东莞体育赛事中占据着核心地位,影响深远。20世纪50年代起,东莞便掀起了“篮球热”。全国第一家民营篮球俱乐部——广东宏远篮球俱乐部正诞生于东莞,此外东莞还孕育出多个职业篮球俱乐部。宏远男篮创下“十一冠王”的辉煌战绩,新彤盛女篮也曾两次问鼎WCBA,形成了“一城双冠”的佳话。
丰富多样的消费场景是东莞发展赛事经济的一大优势。以“CBA第一馆”东莞篮球中心为例,每逢CBA比赛,赛事场馆成为消费聚集的核心区域,有力带动了周边的住宿、餐饮、购物等多方面的消费。且在大型赛事举办期间,整个城市的交通、娱乐等消费场景也将被全面激活。此前东莞马拉松赛事沿线设置的20个特色市集,单日交易额突破800万元。赛事正成为串联“观赛—体验—消费”的关键纽带。
“为一场比赛,奔赴一座城”“一日比赛,多日停留”,这样的场景正在越来越多的城市上演,通过体育赛事拉动消费,把赛事流量变成经济增量,打造消费增长点、延长消费链,成为不少地方的发力方向。
为了将十五运的赛事“流量”转化为城市“留量”,东莞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备好了“文旅大礼包”——特别策划“跟着十五运游东莞”系列文旅活动,推出6条旅游线路,持有十五运观赛通行证的观众可免费游览林则徐销烟池、可园等10个景区,串联精彩赛事与城市特色,打造全方位、沉浸式的游玩体验。
10月25日,东莞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启动了“跟着‘喜洋洋’‘乐融融’游东莞”文旅促消费活动,以赛事为媒,串联“吃、住、行、游、购、娱”全链条资源,推出“好礼莞够”“好玩莞够”“畅游莞够”等多项核心活动,并联动全市多家市场主体,包括东莞烧鹅联盟旗下品牌等优质餐饮品牌,以及赛事会场周边场所、博物馆、展览馆、景点、商圈等点位,推出多项促消费优惠举措,全力推动文旅流量向消费增量转化,助力城市文旅品牌升级与经济增长,进一步点燃城市热情、激发消费活力。
为迎接十五运,东莞多家旅行社还精心策划了十五运主题系列旅游产品,推出“观赛+非遗”“观赛+潮玩”“文化+生态”等多元组合形态,上线限时优惠旅行团套餐,让市民游客在沉浸式体验东莞文旅魅力的同时,拓展社交场景、结识同行伙伴。针对港澳等境外游客,东莞推出“畅付无阻指南”,在景区、商圈、餐饮场所设置多语言支付指引,配备服务人员协助解决支付问题,提升跨境游客消费便利度,释放文旅消费潜能。
与此同步开展的“湾区周末IN东莞”系列活动,则通过“赛事+市集+演出”的组合拳激活周末消费。在“湾区周末IN东莞”以及“全运食力派”活动期间,“喜洋洋”“乐融融”大型气模与IP人偶将走进核心商圈与景区,开展快闪互动,市民游客合影分享即可参与抽奖。各镇街同步推出粤剧展演、客家非遗手作、登山节、摄影大赛等文化活动,打造“美食+体育+文化”融合体验,展现岭南文化底蕴。
南方财经记者从东莞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了解到,此次文旅系列活动将持续至12月,让观众在欣赏到高水平的体育赛事之余,还能充分感受东莞的城市特色和东道主的热情好客,真正实现“一场比赛,多重体验”。
依托坚实的制造业根基、丰富的消费场景以及不断创新的“体育+旅游”融合模式,东莞这座城市正逐步将赛事流量转化为经济增量,在赛事经济的浪潮中持续突围,构建起独具特色的“体育+旅游”消费新生态,为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