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加密货币全线大跌,超25万人爆仓,近68亿元蒸发)
股市黑色星期五蔓延,加密货币抛售潮仍在继续。
11月21日,加密货币市场集体大跌,截至13:52,比特币跌逾7%,自4月以来首次跌破87000美元,报86097.4美元。其他知名加密货币同步下跌,以太币跌近8%,索尔币跌8.37%,狗狗币跌7.28%。
据CoinGlass数据显示,刚刚过去的24小时内,加密货币全网合约爆仓超9亿美元(约合人民币67.92亿元 ),爆仓人数高达25.2万。
近日,比特币持续跳水,并抹去了今年的全部涨幅。年初至今,比特币累计下跌7.8%,或将实现年度下跌,这是自2022年以来的首次下跌。
OKX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赵伟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近期,比特币连续下跌。短期来看,这主要是宏观流动性紧张、市场风险偏好下降以及加密行业自身周期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尽管10月初比特币曾攀升至新的历史高点,但随后市场缺乏持续资金流入,高杠杆仓位在上涨后逐步回吐,叠加外部流动性收紧,形成明显的抛压。
此后,美国财政与货币政策前景的不确定性也加剧了交易者的观望情绪,风险资产、避险资产整体承压,从美股到黄金再到加密货币均出现同步下跌。
整体而言,比特币抹去今年涨幅是多重因素叠加的结果,在新火研究院院长丁元看来,本轮下跌的核心在于宏观预期、资金流动与市场情绪的三重压力。
今年大部分时间里,机构是比特币价格的核心支撑,但需要警惕的是,近期机构资金也有所流出。
在多空因素交织的情况下,比特币短期价格可能继续受宏观流动性和政策环境影响而波动,但从更长周期看,赵伟认为,比特币市场基础仍然存在。全球资产多元化趋势、长期资金不断增加,以及机构参与度提升,都为比特币未来潜在上涨奠定了基础。
部分内容来自21世纪经济报道(作者:吴斌 编辑:包芳鸣)
出品丨21财经客户端 南财快讯工作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