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英国预算案前夕“消费冻结”:10月PMI濒临荣枯线,零售寒潮来袭

来源:智通财经 2025-11-21 19:20:09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英国预算案前夕“消费冻结”:10月PMI濒临荣枯线,零售寒潮来袭)

智通财经APP获悉,PMI调查显示,在工党政府即将公布预算案的前几周,10月英国企业几乎没有实现任何增长,增税预期似乎打击了市场士气。此外,10月英国零售销售下滑幅度也远超预期。

PMI远低于预期,经济增长停滞

周五公布的初步数据显示,标普全球(S&P Global)采购经理人指数(PMI)从10月的52.2降至11月的50.5。该数值仅略高于50的荣枯线(代表经济扩张),且远低于经济学家预期的51.8。

“经济增长已陷入停滞,裁员速度加快,企业信心持续恶化,”标普全球市场情报首席商业经济学家克里斯·威廉姆森(Chris Williamson)表示,“部分疲软态势被归咎于秋季预算案公布前企业暂停支出决策,但这种暂停很可能演变为经济下行。”

这份报告进一步印证,英国财政大臣雷切尔·里夫斯(Rachel Reeves)将于11月26日公布的预算案已开始对经济产生压力。里夫斯需填补数十亿英镑的公共财政缺口,以弥补成本高昂的政策逆转及上升的借贷成本带来的影响。

标普表示,11月PMI数据意味着国内生产总值(GDP)实际上几乎没有变化,且英国经济第四季度增速可能仅为0.1%。

通常作为经济增长核心驱动力的英国服务业,本月几乎没有扩张。服务提供商报告称,由于客户态度愈发谨慎,新订单出现自7月以来的首次下滑。

制造业则呈现出略为乐观的态势:受国内订单增长推动,制造业14个月来首次实现扩张。企业表示,出口需求的表现好于预期,部分企业强调对亚太地区和中东的销售额有所增长。

然而,整个私营部门的就业率出现四个月来最快下滑。企业称,他们决定不再填补离职人员的空缺,部分企业则选择投资技术以替代招聘。

标普的这份报告可能会让英国央行更有信心认为通胀压力正在消退。尽管投入成本持续上升,但企业表示,产出价格通胀已降至五年来的最低水平。

威廉姆森指出,这些数据表明“政策讨论将进一步从通胀担忧转向支持陷入困境的经济,因此12月降息的可能性增加”。

英国零售销售大幅下滑

官方数据显示,10月英国零售销售下滑幅度远超预期,主要是由于消费者在节日季前夕及工党政府11月26日预算案公布前收紧支出。

英国国家统计局(ONS)表示,线上及线下商品销售总量环比骤降1.1%,而9月销量经上修后为环比增长0.7%。报告显示,受黑色星期五前消费者收紧开支影响,超市销售额和服装销售额均出现下滑。

数据公布后,英镑回吐涨幅,兑美元汇率报1.307。除零售销售数据外,国家统计局还发布数据显示,英国公共借贷规模超出预期。

“对下周预算案中增税的担忧打击了家庭信心,”零售经济学(Retail Economics)商业内容主管尼古拉斯·方德(Nicholas Found)表示。

这份报告进一步印证了市场观点:在财政大臣雷切尔·里夫斯(Rachel Reeves)下周公布预算案前夕,英国经济已陷入停滞。里夫斯曾考虑违背竞选宣言上调所得税,如今转而计划提高其他多项税收,以填补数十亿英镑的公共财政缺口。

10月零售销售结束了连续五个月的增长态势,表现远逊于经济学家预期的环比下滑0.2%,成为自5月以来零售销售表现最差的一个月。

10月销量下滑部分源于消费者将支出推迟至黑色星期五。这一趋势在服装销售(从上月高点回落)和线上购物中尤为明显。

然而,下周预算案背景下的生活成本担忧仍是消费者心中的主要顾虑。随着实际工资增长放缓、失业率上升,家庭正准备应对增税影响。

当月食品销售额环比下降1.1%,超市销售总量连续第二个月下滑。

周五,英国市场研究机构GfK表示,其所有消费者信心衡量指标在11月均出现下滑。

英国零售协会(BRC)的另一份报告也显示,里夫斯现已放弃的所得税上调计划在11月打击了消费者信心。该协会称,大多数消费者预计未来三个月英国经济将进一步恶化,仅有14%的人预期经济会好转。

恶劣天气可能也是导致消费者远离商业街(实体零售场所)的原因之一。英国气象局表示,10月是英国有记录以来“最阴沉”的月份之一,气温高于往常,导致部分消费者推迟购买冬装。

“在我们看来,随着政治不确定性上升,经济增长风险正略微转向下行。”Pantheon Macroeconomics英国首席经济学家罗布·伍德(Rob Wood)表示。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