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专访中央结算公司深圳分公司吴程彧:为湾区债券市场贡献中债力量)
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简称“中央结算公司”),是专门从事金融基础设施服务的中央金融企业,全面深度参与中国债券市场的培育和建设,积极承接管理部门赋予的监管支持职能。
为更好配合落实粤港澳大湾区等国家战略,2021年,中央结算公司设立深圳分公司,立足深圳,聚焦大湾区,辐射华南,深耕债券市场服务,是中央结算公司在华南区域的重要窗口。近日,就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债券市场、服务绿色金融创新、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等问题,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专访了中央结算公司深圳分公司副总经理吴程彧。
21世纪经济报道:请简要介绍中央结算公司及深圳分公司的主要职能,以及中央结算公司深圳分公司“十四五”期间聚焦主业、发挥优势,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债券市场高质量发展的具体实践。
吴程彧:一方面,公司充分发挥大湾区战略支持职能。派员参与澳门中央证券托管结算机构的初期运营并提供属地保障,助力澳门债市建设;构建大湾区特色智库,围绕国家重大部署开展研究,其中大湾区债市发展白皮书、大湾区绿债报告受到市场关注;依托区域科技优势,设立金融科技创新中心,圆满完成国家区块链创新应用试点项目,支持数字债券成功发行。
另一方面,公司深耕培育华南债券生态圈。为重点金融机构建档立卡提供“点对点”服务,依托中债路演平台等促进投融资双方沟通联系;搭建区域交流平台,结合市场热点举办“共话金融债”等主题沙龙,逐步培育依托中债的华南债券交流平台。
21世纪经济报道:请简要介绍中央结算公司深圳分公司在服务区域地方政府发好债、管好债等领域做出的具体实践?
吴程彧:作为国家重要金融基础设施的华南服务窗口,公司始终坚持政治引领,支持财政政策顺利实施,助力政府债券市场稳健运行。
一是为区域地方债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公司支持华南及西南地区地方债发行13万亿元,服务在深现场发行5.34万亿元,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协助推进政府债券市场高质量对外开放,支持广东、深圳、海南赴港澳发行离岸人民币地方债。
二是高效服务地方债发行创新。公司以“客服+研究”为抓手,发挥平台作用开展“财金联动”座谈等系列活动,支持深圳率先全面应用地方债收益率曲线定价发行,服务“绿美广东”地方债发行,专业服务助力发行管理;以“客服+科技”为引擎,响应地方财政部门需求打造地方债智慧分析系统,协助20余个地区科学开展承销团考评,提升地方债管理信息化水平。
21世纪经济报道:深圳作为全国首批碳达峰试点城市,在能源、城建、交通等多领域加快绿色转型步伐。请简要介绍中央结算公司深圳分公司在“十四五”期间如何推动大湾区可持续发展?
吴程彧:“十四五”时期,公司抓住贯彻落实“双碳”目标的绿色发展机遇期,在深圳设立绿色金融创新中心,定位绿色金融前沿产品开发,全力建设绿色债券数据库。现数据库涵盖全部境内绿色债券、转型债券及境外人民币绿色债券等,是全球首个绿债环境效益数据库,服务市场主体和监管部门对绿债的相关信息需求。
在建设数据库的同时,公司积极促进绿色专业优势与大湾区先行先试特点结合。一方面以中债绿色指标体系为基础,牵头发布全国首个“金融机构绿色投融资环境信披要求”地方标准,落地“大湾区绿色债券环境信披”湾区标准。另一方面加入深圳市金融标准委员会、绿色金融标准工作组,面向大湾区举办多类型绿色金融活动,开展转型融资支持工具等研究储备。
21世纪经济报道:民营经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截至2024年底,深圳民营企业数量超260万家,培育出华为、比亚迪、腾讯、大疆等一大批国际知名民营企业以及迈瑞、优必选等行业“小巨人”。请简要介绍中央结算公司深圳分公司在建设与民营企业融资特点适配的中国高收益债券市场方面的举措和成效。
吴程彧:为助力国家缓解民营企业,尤其是民营科创企业的融资难题,公司在“十四五”时期开展深入研究并推动成果转化。
民营经济方向,在国家政策框架下,公司结合民营企业发展特点,形成涵盖业务创新与技术赋能等的高收益债券市场建设方案,成果获深圳金融学会年度课题一等奖。
科技金融方向,公司重点面向民营科创企业融资难题研究形成应对方案,系列建议被纳入《深圳市关于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实施意见》等政策。
数智赋能方向,公司探索以金融科技缓解民营企业的债券投融资信息不对称难题,成果获广东优秀金融科研成果二等奖。
跨境探索方向,公司协作完成亚洲金融合作协会课题——亚洲离岸科创债券市场发展研究,成果获管理部门批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