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CESA储能应用分会刘勇:让新型储能享受“同工同酬”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媒体 2025-11-21 22:13:43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CESA储能应用分会刘勇:让新型储能享受“同工同酬”)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费心懿 实习生余名伟 成都报道

11月19日下午,由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指导、21世纪经济报道主办、中国国际光伏与储能产业大会组委会支持的2025第八届中国国际光伏与储能产业大会暨21世纪·新能新质绿色能源发展论坛在四川成都举行。

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CESA)储能应用分会秘书长刘勇在《“十五五”中国新型储能产业发展趋势研讨》的主题报告中谈到,“‘十五五’是新型储能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节点,新型储能作为灵活性调节资源之一,将迎来重要发展机遇期。”

经过“十四五”期间行业内外摸爬滚打,储能行业的从业者为国家乃至全球能源转型作出了极其巨大的努力,技术进步、产能提升、成本优化,推动行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据CESA储能应用分会初步统计,截至2025年9月底,中国新型储能累计装机107.15GW/263.3GWh,抽水蓄能累计装机62.665GW。??2025年1-9月,中国新型储能新增装机32.49GW/87.35GWh,对应功率和容量分别同比增长36%、50.95%;抽水蓄能新增装机4.465GW。

其中,受“136号文”政策影响,2025年“抢装潮”前移至5月底。5月新增装机近9GW,6-8月增速趋缓。

刘勇表示,“十四五”以来,我国新型储能支持政策日益完善,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不断取得突破,装机容量快速增加。新型储能在“十四五”期间已充分证明价值,促进新能源消纳、助力能源保供,以及提升新型电力系统的安全性、经济性和稳定性。

与此同时,随着“强制配储”退出历史舞台,我国的电源侧储能装机增速放缓,电网侧储能和用户侧工商储市场占比有望进一步提升。

“十五五”期间,新型储能行业逐步由商业化初期步入规模化发展新阶段,将迎来重要发展机遇期。

CESA储能应用分会预测,2027年国内新型储能累计装机将突破200GW,2030年国内新型储能累计装机规模将达300GW以上,产业链和供应链市场规模将达2-3万亿元。

在技术路线方面,刘勇认为:“未来五年内,锂离子电池尤其是磷酸铁锂电池,仍将在新型储能领域占据绝对优势地位,市场占有率保持90%以上。而大容量的电芯还需要时间在工程化应用和系统匹配性上进行更多验证,来确保可靠性。”

此外,混合/复合储能技术路线也将成为核心方向。例如,锂离子电池与超级电容、液流电池等技术的组合方案,或将三至四种技术路线融合的应用模式,将在未来中远期引领行业创新。

全球市场方面,刘勇介绍,2024年全球新型储能市场新增装机规模为74.2GW/175GWh,同比+52.67%/+69.08%,中国、美国、欧洲三大市场装机占比在90%以上,中国新增装机占比超过60%。CESA储能应用分会预计,2025年全球新增新型储能装机规模将达90GW/220GWh,同比增长超过20%。

其中,中、美、欧引领增长,中东、澳大利亚、非洲、印度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快速崛起。

“中国既是最大装机市场,也是最大产能输出国。”刘勇表示。

出口方面,中国储能装备出口覆盖全球多个国家,此前受出口管制政策影响,部分订单流向日韩,目前正逐步恢复。但刘勇也提醒,海外本土化制造趋势、关税壁垒及欧洲即将出台的电池法规,仍对出口构成挑战。

值得一提的是,刘勇还提到了“十五五”期间储能行业需解决核心痛点。

“储能发展的关键卡在容量电价和容量补偿,我们呼吁给予新型储能与煤电、抽水蓄能、虚拟电厂等调节性资源同等的容量电价待遇,实现‘同工同酬’,储能发挥了调峰、应急保供等多重服务价值,应获得相应收益回报。”刘勇强调。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相关股票: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中国化学行业内竞争力的护城河良好,盈利能力一般,营收成长性良好,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低。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