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赛意信息20年:起于科技报国之心 持续深耕“AI+工业软件”)
2025年11月,赛意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300687.SZ)在广东举办成立20周年庆典,逾千名客户、合作伙伴与员工齐聚一堂。自2005年以ERP实施服务起家,公司如今已成长为服务超3000家企业的数智化综合服务商,并在工业软件与AI融合赛道确立领先优势。这背后,是其始终如一的“科技报国”初心与对“可信赖”价值的坚守。
面对“人工智能+”大时代,赛意信息将持续深耕“AI+工业软件”,谱写数字中国时代的发展新篇章。
锐意进取20年:从ERP实施服务商到AI先锋
赛意信息于2005年在广州的一间办公室里成立,最初定位为ERP(企业资源计划)系统实施服务公司,服务客户包括美的集团、华为等。赛意信息创始人、董事长兼CEO张成康回忆说,当时是一群怀揣“以科技推动产业变革”梦想的年轻人,逐浪中国数字化时代。
彼时正处于中国数字化时代的开端阶段,顺势而起的企业众多。赛意信息凭借创新引领、客户至上等策略,持续扩大技术优势、拓展业务范围及客户群体。截至目前,公司已从最初单一领域的探索,发展到在人工智能、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云、大数据等多元领域的深度融合与领先实践。
数据显示,赛意信息已助力189家中国财富500强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赢得超3000家客户的长期信赖和合作,项目交付合格率连续三年超98%,客户复购率达75%。其自主研发的“谷神工业互联网平台”连续通过工信部“双跨”平台认定,MES系统在家电、光伏、高科技电子等行业市场占有率稳居全国前列。这些数字的背后,是赛意信息对自主创新的执着、对行业场景的深耕,以及对“科技报国”初心的践行。
当前,“人工智能+”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明确提出“场景驱动、产业协同”,而这正是赛意信息二十年实践的真实写照。
面向未来,赛意信息宣布将坚定推进“All in AI”战略。张成康透露,公司计划在未来三年投入超10亿元,聚焦工业软件、AI大模型与行业场景的深度融合,加速构建国产高端工业软件“护城河”。同时,位于佛山顺德的全球研发中心已于2025年7月奠基,总投资超3.3亿元,预计五年内引进超千名研发人才。
望向下一个二十年,张成康强调,赛意将继续秉持“以客户为中心、坚持自主创新、生态协同致远”的核心理念,在“十五五”规划引领下,以新质生产力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致力于成为全球客户“永远值得信赖的同行者”。
创新内核持续巩固,摘得新质生产力大奖
据赛意信息2025年三季报,公司在研发方面持续投入。财报显示,公司在今年前三季在建工程期末金额为1.84亿元,同比增长39.53%,主要是报告期内支付赛意华东研发总部和赛意全球研发中心工程进度款所致。同时,公司开发支出期末金额为7744.05万元,同比增长100%,主要是报告期内新增内部研发项目“基于AI模型及算力数据调度管理的中台研究”“数据驱动的制造运营全流程设计与研发”和“以元模型为驱动的工业技术平台底座研究”所致。
事实上,自2022年开始全面布局AI,助力企业实现智能化转型以来,赛意信息研发投入力度一直保持在高位。据Wind统计,2022年-2024年以及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比例分别为11.84%、14.26%、10.97%和15.88%。公司在2024年的研发支出金额为3.65亿元,今年前三季度的研发费用和开发支出金额合计为3.16亿元——约为去年全年水平的87%。
赛意信息在2025年半年报中表示,“持续的研发投入为公司的技术创新提供了坚实保障”。截至半年报,公司共拥有674项软件著作权和39项发明专利授权,其中发明专利数量对比去年末增加5件。
在资本市场,赛意信息同样表现卓越。2024-2025年度,公司荣获信息披露考评最高“A级”评级,治理规范与透明度获权威认可。
另外,在2025年《证券市场周刊》主办的市值管理“金曙光”评选中,A股市场仅有521家公司收获大奖,而赛意信息成功摘得“金曙光新质生产力奖”。该奖旨在表彰公司将创新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引领产业升级、为国家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注入强劲动能。作为数智时代的标杆,赛意信息依托关键技术突破、持续研发投入与未来产业战略布局,推动公司乃至客户的新质生产力的培育与壮大,构筑起持久而强劲的核心竞争力。
站在二十周年新起点,赛意信息正以“All in AI”战略响应国家“人工智能+”行动号召,以工业软件自主可控筑牢制造强国根基。下一个二十年,公司将持续做深“可信赖”的技术底座,与千行百业共赴智能新时代,为中国式现代化贡献坚实的数智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