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网上爆料称,山西某鸡场用含有不为人知但可能有毒的饲料喂养肉鸡,从雏鸡到成品鸡只需45天,苍蝇吃了饲料都会死掉。另一则文章宣传“吃猪肉等于自杀”,因为十几斤重的小猪使用了含有大量激素、尿素、安眠药、高铜、砷等药物的添加剂催肥催长,长期食用这些猪肉,会诱发各种不适症状甚至癌症。
这引起了一种惯性的公共反应,即公众坚信爆料为真,“这就是现实,无法选择”,因此只能持“生死由天”的想法,而最后不了了之,没有任何权威确凿的说法,周而复始,生活仍然继续,食品安全风险似乎是一个根本无法解除的现象,以至于国民不信任任何国产食品,但必须接受这个现实。
工业化的养殖和种植方式,能够以廉价的成本,满足越来越多的城市人口的需求,而按照传统的家庭式养殖,养殖和种植周期太长,也受四季气候影响,造成过高的成本与过少的产量,这种结果就会导致中国饮食重回计划经济的稀缺时代,大部分人因为价格昂贵无法享用各种蔬菜和鸡鸭鱼肉。
工业化养殖和种植是科技的成就,以养鸡为例,首先需要生物育种,目前的优良品种一般能够在45天左右成熟出栏,再辅以特别研制的饲料和药品对肉鸡进行阶段性养殖,最终肉鸡以一种类似工业“制造”的方式成品出售。尽管这个过程可能包含基因技术以及其他药物或化学品的饲料添加,但从科学上能够保障对人体无害。
崇尚自然的中国人对这种“工业制造”的方式感到恐惧,首先是一种文化上的排斥,因为不管是动物还是蔬菜,都是具有生命的自然物,一旦通过高科技操控而成为短周期生产的“制成品”,显然是违背自然规律的,也就是有害的。尤其是,在养殖的过程中,需要添加和喂养各种西方式命名的药物或化学品,而普通人对这些物质缺乏科学上的认识,就会产生未知的恐惧感。
人们也很容易从口感上区分工业化养殖(种植)与传统养殖(种植)的差别,以鸡肉为例,高速生长的肉鸡的肌间脂肪和某些风味物质沉积较少,因此不如慢周期生长的土鸡肉细腻味鲜。问题是,传统养殖无法满足过高的市场需求。由于大棚种植与工业养殖让口味消失,加剧了人们对这种现代种植与养殖方式的疑虑,即产品缺乏营养。事实上,口味差不等于营养少,有机和绿色的饮食在这个资源日益紧张的星球上,正在越来越奢侈。
但是,中国的食品安全问题并不是源于这种大规模的工业化养殖方式,而是小型养殖或家庭作坊式养殖。美国是典型的大规模工业化养殖的国家,这种养殖方式更注重安全风险,因为其入市时更可能被终端销售或采购企业检验,一旦存在问题损失巨大,因此企业自身的安全意识与自律性就很强。
中国的养殖企业大都小而零散,老板个人更容易采取非法的方式扩大产出,或者购买掺有有害物质的饲料,由于分散而难以受到政府监管,其数量较少的产品也很容易在市场上分散出售,缺乏终端销售机构的检验,从而逃避安全风险,尤其是很多企业存活周期不长,只有赚一笔的短期投机心态。
规范的工业化养殖方式,尽管其产品口味较差但对人体无害,也是满足我们这个世界上人口最多国家的饮食需求的唯一途径。中国的食品安全问题不是这种方式制造的,而是人的问题,即经营者为了追求利润而采取非法的手段来压低成本,扩大产出。这个过程的失控,首先是监管者的责任,不管是从生产还是销售阶段,很少进行全面严格的检验;其次是生产方式的落后,如果是大规模养殖,企业会更重视安全风险,其产品也容易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