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五,美国三大股指齐创新高,其中道指历史性冲上15000点。遗憾的是,很多QDII基金却并未跟随道指走出金融海啸的谷底。这里面的原因既有错误的择时——在历史性底部减仓,也有“出海不离家”——资产配置过于倚重香港市场和中资概念股,对美国及其他市场配置较少。凡此种种,都造成了当前QDII基金的尴尬处境。
金融海啸之后,美国出台了一系列的刺激经济政策,股市自2009年开始走强。道指从2009年3月9日砸出6547点底部,到上周五冲至15000点高位,上演了长达4年的大牛市,指数实现翻倍。与之对照,部分QDII基金显然掉队了。根据Wind数据统计,截至目前国内共有81只QDII基金,其中成立时间超过5年的有5只,不过近五年净值增长率无一为正,个别产品甚至亏损超过20%。成立3年以上的有12只,整体业绩稍好,但近三年实现正收益者也仅为3只。
QDII基金未能与美股牛市比翼齐飞,一个重要原因是不少QDII基金虽然强调全球配置,但实际上侧重点却是香港市场和中资概念股,这是典型的“出海不离家”。QDII基金的尴尬处境让人们充分认识到QDII基金资产配置的不足。这种不足不仅表现在业绩与美股相脱离,更重要的是不能实现QDII基金为投资者进行全球资产配置、分散单一市场风险的设计初衷。
另外一个原因可能是部分QDII基金虽然配置了美国资产,但在历史性底部长时间保持低仓位,以至于在美股大幅反弹时股票仓位不够。这牵扯到另一个问题,即基金经理的选时是否有效。
在最近出台的《证券投资基金运作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中,股票型基金的最低仓位将从原来的60%提到80%,这项限制如果实施,将明显减少基金经理的选时空间,促使基金经理有意识地提高选股能力。多项数据显示,基金经理的选时很多时候是无效的。QDII基金业绩与美股脱离,也是一个明显的例子。设想当初的QDII基金如果有80%的最低仓位,也许这次净值增长能更快地跟上美股的步伐。
正是首次的出海不利,较大地削减了中国投资者投资QDII的信心。而在美股创新高的同时,中国基金业需要更多的思考如何较快地提升净值、增强中国基民投资QDII基金的信心。显然,这是一个艰巨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