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新股资讯 - 发行上市 - 正文

聪明的投资者或已开始离场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作者:刘燚 2014-10-20 09:56:01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这几天,受美国消费数据不达预期,德国出口不及预期,以及中国工业生产不及预期影响,美股与美元、欧洲股市以及与中国工业紧密相关的大宗商品价格都出现了大跳水,到处都是风声鹤唳。在美国股市经历了5年牛市之后,是否意味股市见顶,并且会出现新一轮的经济危机,资本市场重大调整呢?如果发生这样的情况,股民们该怎么办?

对此,高盛认为,美国是全球经济的避风港,选择美国股市仍然是最佳的,但是要回避代表小盘股指数的罗素指数相关股票,要注意回避高估值股票。对此,笔者表示部分赞同,但是,还有一些新的建议。

小散应暂时离场

过去几年当中,全球经济确实实现了部分复苏,但是,其中到底多少是由QE导致的?这是非常难以估算的。但是,到底多少增长来自于非QE因素,特别是来自于人口、资源、全要素生产率TFP却可以有一个大概的估算,减去这些因素大体上可以视为由货币推动。

以美国为例,美国过去几年的增长很大程度上受惠于页岩气的大发展,还有其一直较其他发达国家领先的TFP,再加上移民等人口驱动因素。美国经济的内生增长率是多少?据粗略测算,其上半年增长率约为1.5%(历史均值约为1.9%-2.0%)。也就是说,2009年以来美国因货币因素驱动的增长大约1%左右。

一旦QE退出,这种由货币驱动的增长将会逐步弱化,而一个国家的内生增长率却往往不会大幅变化,假定美国内生增长率回复到历史均值,仍然会因货币政策退出让GDP增速回调,而不是市场普遍预期的加速。按照历史均值回复的理论,这部分由货币驱动的经济增长将会抹平,由此产生的股市上涨也会回调——因此,QE的退出会影响GDP增速,而GDP增速会影响企业盈利增速。

盈利增速的下降,将会促使整个市场已经偏高的PE下降。比如,Google估值达到27倍,微软达到16倍,可口可乐达到23倍,虽然不能算特别超高,但与其业绩增速的潜力相比显得有限偏高;而大量中小股票的估值则明显偏高,所以罗素指数早已领先跌入熊市。而盈利增速下降,无疑会压制这个估值回调。

当然,需要注意的是,GDP的增长和股市之间并非线性关系,这种回调的幅度无人可以准确预期。所以,我们仅仅观察QE退出一定会影响股市涨幅,市场有回调的需求,但是,却无法给与定量分析。

这时候,对于非专业投资者来说,最好的选择就是暂时离场——你只是看到了趋势,却无法判断趋势的大小,所以,君子不立危墙之下可能就是最好的选择了。如果你仍然想坚守,最好的办法就是选择兼具低估值、高成长的股票,何其少哉?在牛市里赚钱都不容易,何况振荡市,甚至熊市?

乱世生存之道

当然,如果你想保留一部分仓位,该怎么选择呢?我想,有几个准则或许值得探讨:

第一,与宏观经济脱钩的低估值股票。历史上看,消费类股票,特别是必选消费品股票与宏观经济相关度最小,而且是长线牛股集中营。特别是品牌消费品,如宝洁、雀巢、奥驰亚等;还有具有技术和专利壁垒的医药股,如诺华、罗氏、辉瑞等。

第二,长期趋势不变的互联网龙头股票。互联网企业具有强者恒强的特性,中国的BAT和美国的GAF等股票虽然估值不低,但是仍然值得长期关注,如果市场回调较多仍然有值得买入的机会点——但是如果没有明显回调,又何必急于这一时?但是,对于一些仅仅在细分市场有优势的互联网股票,其估值如果已经比较高的话,反倒要小心谨慎。

第三,回避大多数周期性股票、含工业股。严格来说,诸如化工等产业,因为页岩气的勃发,在美国市场未必不好,很多还因为石油、矿石价格下跌而受益,但是,这些市场都趋于饱和,在弱势市场里,其业绩未必很差、但是估值也往往下降,所以还是回避为好。

第四,特别要回避技术上即将被替代、行业上即将被颠覆的产业。最典型的如零售行业,尽管沃尔玛、家得宝等企业实力强大,不会被严重侵蚀到像中国零售业这样,但是,既然它们随时在头上有一柄达摩克利斯之剑,又何必去凑热闹?这种竞争在IT产业内部更为残酷,比如惠普、IBM这样的股票,虽然根基雄厚,但是没必要去赌其战略成功。

所以,综合看来,市场上可供选择的标的会因为市场的震荡大幅减少。首要的策略应该是SELL而不是BUY,即便是持有,也应该把目光缩小到一个足够狭窄的空间里,而不是继续面向所有市场选股。

相对阳光的美国市场尚且如此,在日本、欧洲(英国除外)的大多数股市里,这种风险就远远大于美国了,实际上更应该“以退为进”;至于前期已经大涨的印度、印尼、菲律宾等股市,因为受益于产业转移和货币贬值,或者还值得关注;而对于澳大利亚、巴西、俄罗斯、加拿大等大宗商品强相关的股市,那么,还是谨慎至上吧。

这次短期下跌,是一次假摔,还是一次崩盘本身已经没那么重要了;重要的是,上涨的机会变得如此之少,不过是鸡肋罢了,谨慎的投资者也许已经开始离场了吧。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