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产业观察 - 正文

不良处置“老业务新玩法”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不良资产在其他人眼中是‘垃圾’,但在资产管理公司看来是‘错配的资源’,资产管理公司和其他金融机构的区别在于‘变废为宝’”。东方资产管理公司总裁张子艾近日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专访时如是表示。

随着商业化转型的推进,张子艾认为,本轮不良资产产生的原因、面临的宏观经济环境和处置方式均和上世纪90年代末有着天壤之别。因此,他表示,在新的市场环境下“老业务要有新玩法”,不良资产的运作方式也要升级换代。

张子艾坦言,根据国务院确定的资产公司改革“一司一策”的原则,东方资产初步确立了“资产管理+保险”双轮驱动的商业模式。目前,公司已向监管部门递交了改制请示,目前方案正在审批进程中。未来一段时期,东方将经历股改、引战、上市的常规动作“三部曲”。

本报记者 李玉敏 北京报道

不良处置的“新玩法”

《21世纪》:在年12月份东方资产发布的《2014:中国金融不良资产市场调查报告》中,你提及本轮不良资产的发生与处置与上世纪末的情况截然不同,处置方式也需要进行创新。近年来,在不良资产的处置方式上,东方有哪些创新?

张子艾:现在的不良资产市场,与上世纪末的政策性不良资产截然不同:一是资产公司不再有人民银行低息再贷款的长期资金供使用;现在完全是商业化的处置,所需资金需要在公开市场上筹集。这些资金有成本、有期限,也有风险。二是宏观环境也完全不同。以前,中国经济高速增长,资产价格处于上升周期,即使处置手段单一,依靠囤积都可以赚钱。

现在,宏观经济发生了结构性的变化,在新的市场环境下“老业务要有新玩法”,不良资产的运作方式也要升级换代。

第一,对于新商业化的不良资产应该配置一些长线的资金(3-4年期),甚至发起设立不良资产和重组并购基金(加上适度杠杆),专门做新商业化的不良资产。

第二,积极发挥资产管理公司金融风险调节器的作用,帮助银行及其它金融机构解决一些暂时性的困难。另外,通过批转零业务,构建新型的不良资产上下游市场,将不良资产分拣,没有重组增值价值的转售给外围的投资者,能增值运作的自己进行处置、重组和经营。

第三,不良资产的运作也要升级换代。必须从原来的简单处置向投行运作、向增值运作方向转化。要学习国外投行的经验,积极践行重建与再生的不良资产运作理念(把有价值的企业救活,继续对社会作出贡献,而不是简单处置搞死),把不良资产有潜在价值的题材业务向高附加值方向发展。比方讲重组并购,资产管理公司可以寻找行业中的龙头,带着专业、带着人才、带着市场、带着管理能力、带着技术升级调整结构的能力,一起出钱、出资产、出项目,合作重组危机企业。

对于一些本质没问题,仅仅因为资金链断裂出现流动性危机的项目,资产公司还可以通过注资救助、削债收购、剥离重组、重整债务和冻结债务、协调政府支持、托管经营等方式积极参与运作。各种投行手段、各种金融手段都可以混合使用,像收购+处置+投资+融资;债与股的夹层和增信担保等等。

第四,不良资产的经营范围要创新。不仅是银行的不良,还有金融机构不良,甚至非金融不良,再扩展下去,是问题项目和危机企业。不良资产经营从打包处置发展到整个企业的注资救助、削债收购和托管重组,视野要日趋宽广。

《21世纪》:随着经济周期的下行,不良资产处置难度也在加大,也有资产公司人士坦言目前已经进入迷茫和困惑期。在你看来,四大资产公司应更多的回归不良处置的主业,还是加大力度开拓其他的业务领域?在现有的业务中,哪些是商业可持续,利润贡献最大的?

张子艾:不良资产业务是资产管理公司安身立命的看家本领。不良资产在其他人眼中是“垃圾”,但在资产管理公司看来是“错配的资源”,资产管理公司和其他金融机构的区别在于“变废为宝”,比如将看似没用的树根变为根雕艺术品一样。处置金融风险是资产管理公司的职责所在。随着经济进入下行周期,大量不良资产不断出现,资产管理公司正好发挥专业优势,大力开展不良资产业务,为经济金融的健康稳定发展尽应有的责任。

诚然,在市场环境严峻,宏观经济形势不利的条件下,不良资产处置难度增大,获取处置收益的难度也明显提高。但这并不是回避不良资产业务的理由。解决这个问题要靠创新处置方法,运用各种投行手段进行重组和增值运作,而不是简单处置。

资产管理公司开展不良资产业务和拓展其他业务并不相互排斥,可以相互结合。撇开旗下专业平台外,资产公司除了不良资产业务外,主要开展资产管理业务、投资和融资类等投行业务,这也是资产公司的重要利润来源。金融业务均具有周期波动性,但是不良资产业务的稳定性更差一些;投融资业务同样具有波动性,但是整体是可持续的。

“双轮驱动”战略的由来

《21世纪》:与其他公司子公司普遍较弱相比,东方旗下的子公司特别是保险领域较有强优势。这也是东方实行“保险+资产管理”的双轮定位的主要因素?还有消息称,东方股改后,上市方案将有别于信达的整体上市,而是剥离部分子公司单独上市?

张子艾:“双轮驱动”的战略定位,主要基于对市场发展前景的判断,也是结合国际经验和自身实践。从国际来看,安联与太平洋投资管理公司(PIMCO)的案例是“保险+资产管理”模式的成功典范。丰富的产品线更好地满足了客户的全面需求,客户和渠道的共享提升了集团的交叉销售,同时保险与资产管理业务在资金供求上的匹配以及品牌叠加效应,推动安联集团在战略协同中实现稳定扩张。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安联保险保费收入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资产管理额居世界第二。

从国内来看,我国正面临着保险与资产管理市场扩张的良好机遇。当前,中国保险市场的保险深度和保险密度远低于日本、香港、台湾等亚洲国家和地区。假设十年后,保险深度和保险密度接近于上述地区,则预计保费收入将达到9万亿元人民币,较当前的1.7万亿增长4倍以上,复合增长率将达到18%。

根据国际经验,中国将迎来人均GDP5000美元阶段财富管理的快速发展期。我国信托资管规模在2014年突破13万亿元,其他券商资管、银行理财等资管业务发展也同样迅猛。财富管理市场的发展可谓一日千里。2012年,全国个人可投资资产总额约为73万亿元,其中高净值人群的可投资金额预计超过33万亿元。若以10%的增长率预计,则5年后,个人可投资资产总额将超过110万亿元,高净值人群的可投资金额将突破50万亿元,为财富管理带来更大需求空间。

根据国务院确定的资产管理公司改革“一司一策”的原则,并结合公司的业务优势与核心竞争力,东方公司初步确立了“资产管理+保险”双轮驱动的商业模式,在充分发挥传统的不良资产经营处置业务优势的基础上,灵活运用多种金融功能,探索多种形式的资产管理业务,同时持续做强保险业务,为客户提供全面的金融服务。

基于这一战略定位,东方公司向主监管部门递交了关于公司改制的请示,目前方案正在审批进程中。围绕改制这一目标,公司内部在有条不紊地开展各项准备工作,包括改制的审计评估工作、基于战略体系的业务调整以及增强集团管控能力的各项措施等。

《21世纪》:你对股改后的东方有何期待?商业化转型实现后,哪些方面的优势将突显出来?

张子艾:未来一段时期,东方公司将经历股改、引战、上市的常规动作三部曲。东方公司将按照优秀上市公司的标准,追求高质量的可持续发展目标,走真正市场化的路子,打造东方公司的比较竞争优势,培植有东方特色的核心竞争力,朝着“全价值链的领先金融服务集团”的战略目标不断迈上新台阶。

商业化转型实现后,东方公司多方面的优势将突显出来。一是资本实力优势。目前集团净资产约400亿,经过引进战略投资者与上市融资,集团资本实力将明显增强。二是集团协同优势。拥有比较完整的多牌照金融服务工具是东方公司的比较竞争优势。集团战略协同将是东方公司可持续发展的新增长点。三是业务和制度创新优势。东方公司将按照国际先进理念和标准重构优化内部管理和集团管控,集团全方位多层次管理体系将更加规范科学,协同有效,管理效能将得到极大释放和提升。四是战略定位优势。以雄厚的资本实力为支撑,以现代金融企业制度为保障,以业务和制度创新为动力,以集团协同为依托,东方公司将走上“保险+资产管理”双轮驱动的可持续的发展道路。

《21世纪》:近年来,四大资产公司的发展都非常迅速。东方资产2013年就实现了利润超百亿,2014年上半年也保持了较快的增长速度。在你看来,利润的大幅增长主要得益于哪些因素?这些因素能否支撑资产公司的长期高速发展?

张子艾:近几年来,东方公司利润快速增长,取得良好业绩,主要得益于三大方面:一是主管、监管部门营造良好的经营环境。有关部门在资产管理公司改革发展上一直给予大力支持和帮助。

二是市场机会和自身优势契合。目前我国金融体系尚不健全,在整个经济体系里仍有大量得不到金融服务的薄弱环节,突出表现为大量企业存在融资难、融资贵问题。这说明市场有庞大的金融服务的需求,我国金融市场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顺应市场需求,资产管理公司在商业化转型过程中,走差异化发展的道路,发挥自身优势,通过创新和业务领域的拓展,为市场提供高效服务,获得了客户认可,在弥补金融结构短板的同时取得了业务的高速发展。

三是综合化经营为利润稳定增长垫底。资产管理公司拥有众多金融平台,可以提供多样化多层次的金融服务。在市场和政策变化时,东方不亮西方亮,某类业务低迷时,他类业务起来了,顺周期和逆周期两手都有,两手交叉发力。这种模式,在市场低迷不配合时,也能保底稳定增长,在市场配合向好时,就能快速增长。

但高速发展大都是阶段性的,稳健发展才是常态。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资产管理公司也需主动顺应新常态,创新发展方式,不简单追求速度和规模,以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练好内功,追求可持续的稳健发展。

不良市场“新格局”

《21世纪》:在不良资产的来源方面,商业银行是主体。在你看来,2015年商业银行不良资产是否会持续上升?不良率达到哪个区间是银行业可以承受的范围?

张子艾:近年来,商业银行不管是不良贷款余额还是不良率都在持续攀升,但不良率处于较低水平。截至2014年11月末,我国银行不良率为1.31%。历史上,二十世纪末我国银行不良率最高达30%左右;农行没有完成股改上市之前2006、2007年,银行不良率也高达6%-7%。横向看,目前世界银行业不良率平均水平是4%左右;欧洲最高,达到7%左右;北美、拉丁美洲及加勒比地区在2%左右;东亚及太平洋地区在1.5%左右。

对于银行不良贷款,预计未来一段时期还会上升,这是中国经济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和特定的宏观环境所决定的。

但是,我国金融风险总体在可控范围内,即使未来一段时期上升到较高水平,也不太可能出现系统性风险。不过,未来一段时间,预期行业性、区域性、个体性的金融风险会时有显现,也不排除中小银行以及其他中小金融机构频发风险的可能性。

《21世纪》:现在,金融不良资产的处置市场也出现了更多的参与者,比如省级的资产管理公司。他们是否会成为四大资产公司的强劲对手?行业未来的格局是否会发生变化?

张子艾:国家四大资产管理公司是中国不良资产市场的主要培育者,也是主力军。在长期的不良资产处置中,资产管理公司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不良资产处置技术和手段,培养了一支过硬的专业人才队伍,拥有全国性的服务网络,培育了自己庞大的客户群体,多元化金融服务的集团优势能满足客户多方面需求,形成了难以复制的竞争优势,构筑起自己的“护城河”;在不良资产市场上以雄厚的实力和专业的服务树立起良好的声誉和品牌。中国不良资产市场除了四大资产管理公司外,还有不少参与者。正是因为有众多参与者的加入,使得不良资产市场品种日趋丰富、交易日趋活跃,机制日趋成熟。

近几年来,不良资产在一些地区主要是东部沿海地区快速集聚。为了化解这些地区的地方金融机构和地方平台的风险,借鉴1999年中央政府解决国有银行和国有企业不良贷款模式,设立了地方版资产管理公司。这些地方资产管理公司将主要承接来自地方金融机构和地方融资平台的不良资产,进行管理处置。地方资产管理公司与国家四大资产管理公司总的来说是竞争合作关系,短期内,合作多于竞争,长期内竞争多于合作。即使是竞争,地方资产管理公司也可以充当“鲶鱼效益”角色,促进国家四大资产公司进步;不管怎样,都能促进中国不良资产市场的发展,但不良资产市场格局不容易改变,中国不良资产市场是国家四大资产管理公司主导的市场。(编辑 韩瑞芸)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