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全球市场 - 正文

陈凤英:美元走强为中国提供战略机遇

来源:中国证券报 作者:倪铭娅 2015-01-10 10:32:18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新年伊始,美元指数突破91.1,接近九年高位。美元指数的走强将对2015年国内外经济以及人民币汇率产生怎样影响?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世界经济研究所所长陈凤英日前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专访时表示,从国际影响看,美元指数走强使全球大宗商品价格尤其是原油价格走低、全球资本流向逆转速度加快;其他国家货币相对贬值,国内通胀率面临进一步下行压力,一些国家将面临通缩风险。

陈凤英称,美元指数走高将对全球资本市场产生较大影响。美联储升息预期渐行渐近,美国国债收益将上升,全球资本会加速流向美国,其他国家将面临资本流出问题。这一过程最近一年来一直在持续。如果美联储加息,资本流向逆转将加速。

美元走强,其他国家货币相对贬值,这会拉动其他国家出口,但问题是全球需求都在萎缩,出口的带动作用几乎可以忽略。值得关注的是,美元走强会进一步打压其他国家国内通胀率,对一些国家而言,通缩风险加大。例如欧元区,一直在搞量化宽松,但区内国家并未出现通胀,说明美元走强,大宗商品进口价格下降,其面临的通缩风险加大。

陈凤英表示,美元指数走强带来的另一个问题是全球经济秩序相对紊乱。尽管美元指数走高导致的国际原油价格越来越低,但原油出口国并不会因此限产,反而会加大出口。因为大部分产油国严重依赖原油收入支撑财政支出和国际收支,原油大跌使得财政和国际收支状况恶化。于是越困难的国家越倾向于多生产以期增加收入对抗危机,但是博弈的后果是大家都增产,油价继续下跌,形成原油价格螺旋式下降,形成恶性循环。为防止美元指数走强导致的资本流出,一些国家可能会陆续加息,使国际金融市场出现一个看似正常、实则紊乱的现象。她表示,这一现象将伴随着美联储利率的上升以及美元的持续走强而存在。

美元走强对中国来说是战略机遇。陈凤英表示,从外部因素看,美元走强导致资本外流,国际上很多国家出现资本短缺,原则上为中国资本“走出去”降低了门槛;从内部因素看,人民币正处于国际化阶段,相对于其他国家货币已经可以作为保值增值的强货币。另外,中国国内有资本、有市场、经济也有7%左右的增长,作为负责任的大国,中国应让人民币跟着美元走,而不是贬值,这样才能加快人民币国际化步伐。

近年来,中国与多国央行签署货币互换协议,旨在加速推动人民币国际化。根据央行统计,2014年前三季度,跨境人民币结算金额超过4.8万亿元,而2009年只有不到36亿元。权威报告显示,2014年7月人民币在全球支付货币中的市场份额进一步提升至1.57%,人民币在使用最多的全球支付货币中排名第七位。

陈凤英表示,尽管人民币贬值对出口有利,但由于缺少国际需求,出口难以大增。“未来中国经济需要做的是用投资拉动出口增长,让出口跟着投资走,正在开展的‘一带一路’就是如此。”她表示,由于人民币相对于美元贬值,而相对于欧元和日元升值,综合起来,对出口的影响不大。而且“一带一路”主要是指欧亚大陆国家,人民币相对于欧元和日元的升值,有利于“一带一路”建设。

精彩对话

中国证券报:导致美元指数走强的原因是什么?

陈凤英:美元指数走强与美国宏观经济指标向好有关。目前美国经济形势是15年以来最好的,高就业增长、低失业率、低通胀,加上油价大幅下降,促进美国经济向好。

另外,市场对美国加息预期提前的预判也促使美元指数走强。有业内人士预计,2015年二季度美国将加息,这一预期加速了资本回流速度,使美元指数上涨。

经济走势与货币正常差异,决定了美元相对于欧元、日元将维持强势。未来不排除欧元与美元出现平价,美元指数突破100以上的情况。

中国证券报:如何判断未来美国利率情况?

陈凤英:美国利率不会快速上涨,预计美国加息将会以每次25个基点慢步走。美国利率现在是0.25,2015年可能升到1.5或2。

中国证券报:2014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作别单边升值的“旧常态”,出现2005年汇改以来首次年度贬值。未来人民币汇率走势如何?

陈凤英:未来人民币汇率将保持双向浮动。人民币贬值和升值压力都会存在。美元回流加上近几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量持续增加,以及美国货币政策收紧,这些因素可能导致人民币汇率在未来持续有贬值压力。但由于欧日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不断加码,人民币相对于美元外的货币存在升值压力。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