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在年会上的万字演讲稿近日在网络上被疯转。
每一年年会,王健林都会手写演讲稿。早些年,讲稿的文字只会被全文刊发在企业内刊上。后来,万达重视官网建设,讲稿被置顶在官网上首页。再后来,拿起手机,你就可以知道“董事长”说了什么。
和演讲稿同时流传出来的还有被网民称之为“国民公公”的王健林在年会上唱歌的视频。将视频透露给外界的人称是“冒死”上传。不过,不用担心,因为王健林几乎从来不用电脑。多年里,保持着手写讲稿习惯的他,只看《新京报》。据他本人说,最开始他会出席每座万达广场的开幕仪式。但每年要新开20多个新的万达广场,他也不是每个都去。“首富”没时间刷朋友圈。
王健林的万字演讲稿中,前半部分是总结,后半部分是展望。透过这万字,可以知道过去万达做了什么,未来将要做什么。万达是中国最大的商业地产公司。有意思的是,中国最大的住宅开发商万科,也在做相似的事情。
万科总裁郁亮过去一两年里对互联网企业的私访,世人皆知。尽管王健林不用电脑,不代表万达不拥抱互联网。北京万科和百度地图合作,而万达从集团层面和腾讯、百度合作。万科B股转H股,万达也果断放弃A股融资,在H股挂牌上市。早年,万科提出国际化,在美国拿项目;万达也迅速把生意拓展至国外。万科提出商业地产轻资产化,将北京的一个商场卖给了基金,万达最近也提出了轻资产的方向。就连建滑雪度假区,万科和万达也作出了相似的选择。万达首选的是长白山,万科首选的是吉林松花湖,两雪场相距约400公里。还有多元化……
太多的不约而同不是因为巧合,两家龙头企业作出的选择,皆因环境变化所致。观察它们的战略,或许可以判断出,风往哪里吹,钱向哪里飘。
传统行业必须要和互联网技术相结合,才能免遭淘汰的命运。国外的钱,比国内的钱便宜太多。打破掣肘,必须多一条海外融资道路。中国政府正鼓励企业走出去,信贷资金就算不向房地产倾斜,也会支持其它行业。而中国的商业地产一直没有解决长期资金来源的问题,要么以售养租,要么卖给机构。而以售养租的模式已经走到尽头,连万达都开始轻资产了。
建滑雪场也并非一时兴起。万科高级副总裁丁长峰在吉林松花湖滑雪场接受采访时说,当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GDP到达一定的高度后,必然会出现滑雪消费群体。滑雪和高尔夫一样,是高消费。而中国早已度过了去国外旅游上车睡觉下车拍照的阶段。滑雪场生意在中国是蓝海,大有可为。
被10万员工尊称为“董事长”的真性情,透露在王健林万字演讲的字里行间。军人式的雷厉风行、果断,强调执行力。而作为最优秀公众公司,万科战略清晰、团队执行力强。两家公司均强调创新。
但在诸多的相同背后,两家公司的企业文化实在太过迥异。老板们通常很孤独。王健林不喜欢爬山也不喜欢跑步,他在演讲中透露,他钓鱼和打猎都是高手。作为职业经理人,万科总裁郁亮走的是群众路线,喜欢长跑、喜欢自行车,可以与记者同饮酒,同唱KTV。
如果说万达的创新是自上而下的,万科的创新则是自下而上的。万达式的创新,通常是由王健林指方向,追求“高大上”。而万科北京区域首席执行官毛大庆形容说,万科做的各种新业务,都是让一线发挥,在基层创造,一线公司最接近客户。有的是“大树业务”,有的则是“小草业务”,有一些则慢慢的会“生长出别的东西”。
万达式的创新,辅以团队强大的执行力,迅速抢占市场先机并形成规模效应。先于万科松花湖滑雪度假项目开业的万达长白山度假区,规模更大。万达运用自己的商业资源,将电影院与商家迅速引入到度假区中。万科式的创新,有如郁亮式的开放和谨慎,但似乎更接地气。
据说,王健林会在2020年退休,如果王思聪不接班,万达将找职业经理人来管理这家公司。谨慎的万科式创新更持久还是会错失市场机会?两家公司最终是否会殊途同归?再等十年,答案会更清晰。(编辑 徐炜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