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处于政策和监管空白地带的生物柴油产业,终于迎来了纲领性文件出台。记者23日从国家能源局获悉,《生物柴油产业发展政策》近日印发。分析人士指出,文件最大的亮点在于,如果强制执行“国标柴油里面添加百分之五标准生物柴油出售”,国内生物柴油生产企业有望暂时迎来“春天”。
《政策》指出,要严格执行生物柴油(BD100)、生物柴油调合燃料(B5)国家标准。中宇资讯据此测算,2014年1-11月份国内需求生物柴油表观消费量将达到779.08万吨,而当前国内生物柴油总产能约300-350万/吨,行业缺口达400多万吨,市场空间广阔。
环保智库组织能源与交通创新中心(iCET)清洁交通项目经理康利平告诉上证报记者,“生物柴油添加过去可以说处于监管空白,产业处于无序且发展缓慢状态。未来随着各省市编制地方产业发展规划,部分重点地区(封闭推广区域)制定车用柴油强制添加生物柴油的使用措施,生物柴油的发展可谓名正言顺,并享受政策红利。”
所谓政策红利,是指按文件要求,生产原料符合标准的企业,享受资源综合利用产品及其他有关增值税、消费税优惠政策。享受财政补助,金融机构的优先支持等优惠,如年产10万吨以上的生物柴油生产项目有望按照最高限给予补助(一次性投资的20%)。未来还将出台相关专项规划。
早在国务院去年下发的《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中,就指出要积极发展交通燃油替代,重点发展新一代非粮燃料乙醇和生物柴油。
中宇资讯油品分析师王良告诉上证报记者,生物柴油有利于降低柴油发动机尾气颗粒物、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硫化物等污染物排放,对改善大气质量和生态环境、探索石油替代发展有重要意义。康利平认为,生物柴油既解决了餐桌上“地沟油”回收和食品安全问题,也减缓因汽车污染排放导致的空气质量问题,可谓“双赢”。
国际上,生物柴油作为交通燃料添加的比重往往在5%至10%之间,高于中国。中国经过近10年发展后,行业仍处于起步阶段。A股市场上,中粮生化、凯迪电力、威远生化等公司均涉及生物柴油产业。
主管部门已经意识到问题所在,在此次文件中明确提出产业布局要靠近废弃油脂资源较为丰富的大中城市,集约化、规模化经营,优先布局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经济圈生物柴油项目,形成若干家跨地区骨干企业的产业格局。销售方面,依托现有成品油流通网络,建立生物柴油燃料供应与销售体系。
“可以看出,国家对生物柴油准入是宽门槛、高要求,特别是设立了综合能耗、水耗等标准,鼓励大型骨干企业参与,防止一哄而上,保证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康利平说。
王良也认为,政策出台从原料、产业布局和扶持措施等多方面保障行业发展,改变了过去生物柴油企业吃不饱、卖不动、不规范的现状,令后期想涉足新型能源行业的投资者们看到了行业的发展前景。此外,也逼迫小型生物柴油厂家转型或加速淘汰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