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的成品油市场中,车用调和油始终是隐匿在正常买卖关系下的另一产品分支。多年来,全国各地因油品质量问题屡屡曝出的车辆受损事故也层出不穷。
近日,全国打击侵权假冒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中央宣传部、公安部、环境保护部、商务部、国务院国资委、税务总局、工商总局、质检总局联名推出车用燃料油专项整治方案,随后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也纷纷祭出了整顿利剑。
根据方案,九部委要求在今年上半年在全国范围内彻底进行专项整治,而在去年,各大部委就曾印发了《2014年全国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工作要点》,并在去年上半年在京津冀地区取得了初步成效。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第二轮整治工作将于今年2月开始,部委要求各地区打击侵权假冒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和现骨干部门在填写完整的车用燃油专项整治月度统计表后,于每月10日前报送上级部门和全国打击侵权假冒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即便目前这一整顿行动尚未开启,但国内调和油市场已山雨欲来。
“调和油的主要生产地区北方是山东,南方主要在珠三角,这个行业进入的门槛很低,像东营垦利那边很多的调油商都是小作坊,几个人合伙就能干,所以勾兑出来的汽柴油各项指标很难达到国标,但最后很多都以国标的价格卖,整顿是迟早的事情。”广东惠州一家大型民营化工贸易公司负责人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说。
调和油市场乱象
由于进入门槛低、油品利润高,国内调和油市场一直比较混乱。
中石化下属炼厂一名负责人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正规的成品油贸易必须拥有批发、仓储、零售等各项资质,而国家对炼油厂的加工能力等也有相应的淘汰机制,但截至目前,在调油行业,国家主管部门还没有相关的文件予以规范。
“也正是因为没有法规可循,所以国内做这个业务的人很多,技术含量也不高,买几个油罐加上循环泵等简单的设备就能做。”上述中石化下属炼厂人士说。
山东地炼行业内人士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也透露,一个小的调油厂前期投资“小几百万就行”,但由于成品油销售市场绝大部分被中石油、中石化垄断,调油商以相对低廉的价格也成为市场上多数油品批发商首选的买家。
“有时调和油与国标油相比,每一吨就有超过1000多的价差,这个空间是非常大的,加上一些民营加油站有时无法从‘两桶油’那里拿到货,不得不买调和油,所以,这个市场的暴利造成了现在行业的杂乱现状。”上述山东地炼人士说。
与此同时,在广东等沿海城市,由于地理位置优势,包括混合芳烃等调油原料进口渠道较多,也聚集了一大批调油商。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由于沿海城市的伐木场、加工厂较多,其市场需求也较为庞大,但相比而言,这一市场链条中,买卖双方中的中间商则是另一活跃群体。
“一般情况下都是通过熟悉的中间商买卖,这样发货汇款都能有保障,包括湖南、贵州、四川等地方的很多民营加油站也都是通过中间商来这边拉油的。”上述惠州民营化工公司负责人说。
而调和油除了利润高外,这一行业的另一潜规则则是灰色的避税交易。
多名业内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在调和油买卖市场中,卖方大多会提出是否开具发票的选择,“若买家不要开票,每吨就能少几百块钱,而这一部分税费最后卖家就会用别的票据来抵充。”
连续数年来,包括山东、河北等省份的税务部门也曾查处了多起虚开增值税发票的案件,涉案金额皆高达数亿元之多。
“监管部门的监管力度虽然很大,但也不可能每天都去查,中间的操作环节总有空子可以钻的。”上述民营化工贸易公司负责人说。
各地启动整顿
即将在2月推进的整治风暴已经在国内的成品油市场掀起了波澜。
九部委联合下发的文件后,国内多数调油商也做出了反应,暂停出货。与此同时,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也了解到,一些正规成品油批发商也似乎嗅到了涨价商机,开始加大采购量,目前,国内的汽油市场也迎来了久违的购销两旺局面。
据广东中石化内部人士透露,近两日汽油销量有明显提升,单日销量相比往常翻番;而下游加油站也听闻后期低价的调和汽油资源有收紧可能,采购量也有所加大。
事实上,来自部委的文件要求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整顿行动后,包括河北、辽宁等省份就已开始稳步推进。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1月至6月,河北省将在全省开展车用燃油专项整治,以城乡结合部、高速公路沿线和石油炼化企业、车用燃油批发零售企业集中地为重点区域,以石油炼化、车用燃油调和配制、批发零售为重点环节,遏制规模性、重复性、链条化制售假劣车用燃油行为,净化成品油市场环境。
而在调和油集中的山东地区,相应的整顿工作也正在进行。
“包括日照、东营、垦利、威海这些主要的地区都在查,而且这次对调和油的抽样检验力度都更大。”山东炼化行业人士说。(编辑 徐炜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