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行业新闻 - 正文

低油价将是常态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媒体 作者:苏安 2015-01-30 09:51:26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去年年中以来原油价格大幅下滑超过50%,目前已经成为广泛的话题,美国的霸权和沙特等核心产油国的市场影响力被普遍理解为一种阴谋论的出发点。

然而一个很重要的事实却被完全忽略了,过去100年来原油的历史均价仅仅为每桶20美元,两次严重的供应短缺期间,即1973年和1979年的石油危机时,原油价格也仅仅是分别上涨到5美元和10美元的水平,2008年创下的每桶147美元的纪录无论如何也是个极端异常的数字。按照美国能源信息局的测算,1990年代的平均石油价格剔除通胀影响后也不过每桶30美元。实际上近年的原油价格与美国货币政策和中国经济增速的联动性非常的高,如果今后这两个重要的因子继续保持对油价的影响力的话,原油价格向每桶20美元的水平下滑才是正常的均衡状态。因为美国货币政策开始正常化,中国经济从高速向中速换挡正是影响全球经济增速最大的要素。

从国际能源机构常年积累的历史数据和展望来看,这个观点是很符合逻辑的,原油的供求关系实际上是在非常平缓的曲线状态中跟随经济规模扩张的。到目前为止我们并没因为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导致两次石油危机时那种紧张的供求关系,如果仅从供求关系而言,不要说100美元以上的水平,即便是每桶40美元的油价依然是不合理的高。这种高油价仅仅是支撑了高成本的油气开发,这实际上也是低成本的沙特这次不愿意出头支撑油价的最根本原因。出自对1980年代的反省,中东产油国把市场份额作为首要目标在经济上其实也是合理的。

原油价格最大的问题实际上在于其大幅偏离供求曲线,也就是波幅太大对全球经济带来的副作用,而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金融市场对价格的扭曲,特别是作为结算货币的美元,自格林斯潘时代以来的经济扩张明显有着泡沫成分。而这段低通胀高成长的时期又对应着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经济规模的扩大,通过外汇储备运作等途径不由自主地参与了这个过程。即便沙特人眼下有恃无恐的恐吓说原油价格可能短时间反弹到每桶200美元,但他们比谁都清楚原油价格过高必然抑制经济扩张,短期的冲击并不存在长久延续的基础条件。

欧佩克的影响力的确无法忽视,但发达经济体的原油需求已经发生转折开始走下坡路,最大的增长引擎是发展中国家,而最大的买主中国决定降低不合理的经济增速的那一刻,油价决定权实际上往边际开发成本又靠拢一步。根据一些机构的调查,即便原油价格跌至每桶40美元,全球主要2222个油田中只有1.6%会出现亏损,而这些倒霉蛋基本都是加拿大的油砂企业。

但问题在于,无论油价涨到200美元还是跌到20美元一桶,巨大的波动对于经济而言都不必要甚至有害。因为它不但对巨额的投资带来影响也对消费者的日常行为产生制约,产油国和石油消费国之间的收入转移不但是一种经济伦理问题,也是全球宏观经济不均衡的诱因。在竞争原理还发挥作用的情况下,沙特等拥有低成本开发油田的国家只能开足马力全力生产才可以维持市场份额,而没有资格对全球的政治经济指手画脚。(编辑 张立伟)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