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经管学院中国创业研究中心近日发布的第10份中国创业观察报告显示,“我国青年创业活跃程度在全球创业观察的70个参与国家和地区中排在第22位,早期创业活动指数为18%,属于活跃的国家。”该中心在我国东中西部地区抽样访问,收回了3000多份有效样本。
该调查发现,80后是创业主力,创业意愿高于90后,而且,无论是80后还是90后,都不是因为生存所迫选择创业。他们中机会型创业为主要动机的比例分别达到66.5%和68.9%。这是这份报告中非常令人乐观的部分,这说明很多80后、90后的年轻人对创业有想法,而不是因为生活所迫去创业。并且,这也从侧面说明了我国建设创新型社会的努力有所进展,因为年轻人的创业意愿较强。他们主动创业,与那些一毕业就选择国考与争进国企的同辈不同,他们除了具有创业的勇气、智慧以外,他们还相信这个社会是鼓励创新与理性冒险的。这正是建成创新型社会所需要的氛围。
还无法获知该项调查如何衡量社会资本因素对于80后、90后创业的影响,对一个规范的创新型社会来说,社会资本因素的影响应该是越来越小的,各项趋近公平的改革以及规制的完善,就是为了各种程序与过程更加透明,使得社会对于每个创业者来说基本都是公平的。只有这种规范的制度环境与氛围,才能更加激发更多有能力的创业者不断进入创业市场,为创新型社会做出贡献。
社会规制与规则制定者们也应该对创业者们一些好的创新行为持有宽容的态度,在互联网时代,很多创业者通过创新产生了不少有利于消费者福利增进的产品,对这些产品的态度,现有的规则可能并不完全适应,但法无禁止则可行的原则应该适用,而且,规则应该想办法将这些聪明的点子与做法尽快纳入规制,以便增进消费者福利,创造更多的价值,而不是首先想着去把这些创新的做法禁止了。
这份调查报告同时也显示了创业者们对社会就业岗位带动方面做出的成绩,有17.1%的青年创业者预期能提供超过5个就业岗位,高于全员创业者的16.7%;5年内,有36.9%的青年创业者预期能提供超过5个就业岗位,高于全员创业者的35.3%。可见,在优秀的青年创业者周围,会聚集不少其他的青年人,为其解决就业问题。尤其是在大学生就业形势较为严峻的情况下,优秀的青年创业者为这些同辈们提供了较体面的、志趣相投的岗位,而不是他们因为无法找到合适工作就转投其他服务业等自己并不满意的岗位。这不仅是对就业形势,对社会稳定都起到了很好的积极作用。
对待青年创业者们,除了金融支持以外,最重要的就是给予宽容、合理与公平的规则保护。社会与民间从不缺创新,关键在于因势利导。(编辑 张立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