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行业新闻 - 正文

上汽乘用车销量下滑20%:洋名爵硬打土市场?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去年销量惨淡的上汽乘用车,今年变着样玩戏法来提销量。3月4日,上汽内部人士证实,将从名爵锐腾开始,MG品牌下所有的产品将重新启用中文品牌“名爵”。

“名爵”是MG在南汽时代品牌的中文名,上南整合以后,上汽决定将MG更多瞄准海外市场,国内市场专心做荣威,随着上汽将MG列为主攻海外市场的品牌,中文名“名爵”不再使用,渐渐淡出了视线。

去年5月,陈虹接任胡茂元成为上汽集团新一届董事长后,提出了要复兴MG的计划,而再次启用名爵,而这也成为MG复兴战略的重要一步。

MG要进入荣威的市场

“待锐腾正式投产后,国内销售的车型将一律采用中文定名——名爵锐腾,而出口海外的车型则还将继续使用MG GS这一名称。”知情人士透露,而这也是MG未来所有产品的定名策略。

“MG不仅要做大,还要大做。”去年5月升任上汽集团董事长后,陈虹确立了要重振MG的计划,并计划通过独立运作,扩大MG在海外市场销量。

陈虹制订的MG振兴计划中,将MG振兴本土市场作为第一站。在海外市场有很好的客户基础,仅MG俱乐部成员就超过4000万人,只要其中百分之一能再次购买MG,就能直接使上汽自主品牌增长两倍。

针对英国本土市场,上汽已经制定了一系列振兴MG计划。陆续在英国市场引入了MG6的柴油版和MG3以后,上汽又特别针对2015年的MG TROPHY挑战赛打造了一辆赛车版MG3,希望重回赛道的上汽版MG重回MG车迷的视线。

MG GT上市以后,也将重返英国,除此之外,搭载1.5T以及2.0T发动机的MG全新跑车也将于2020年之前正式亮相并实现量产。

不过,海外市场的进展并不像预计中的那么快速,而国内消费者对性能的追求,也使MG这样具有个性的品牌,越来越受到认可。

重新启用中文名,也传递了MG除了要争夺海外市场,还要抢占国内市场的信号。MG品牌并不适合中国市场,特别是三四线市场的消费者,对中文名字的接受度明显比较高。上汽乘用车内部人士向记者解释,重新启用名爵是希望MG能更快覆盖到三四线市场。

实际上,虽然2014年上汽集团累计销售整车561.99万辆,同比增长超10%,连续十年领跑国内市场。但2014年全年上汽集团自主品牌上汽乘用车的销量仅为18万辆,不仅与年初的销量目标相距甚远,与2013年同期相比,下降幅度更是高达20%以上。

上汽双品牌荣威和MG,目前的销量比为3:1,而MG销量不及荣威的很重要原因是MG的销量主要集中在一二线市场,如果能够迅速打开三四线市场的销量,对MG品牌的销量提升将有立竿见影的效果。

对抗合资 名爵是救星?

虽然去年降幅高达20%以上,不过,在今年陈虹交给上汽乘用车公司的任务中,逆势反超是主旋律。

上汽乘用车公司今年的目标为24万辆。内部人士透露,这实际上是保守目标,上汽集团高层希望今年上汽乘用车公司能挑战26万辆,这意味着,与去年相比,增长率要超过40%。

新产品的上市,是上汽乘用车公司快速实现增长的主要战略之一。记者了解到,继名爵锐腾之后,上汽还规划了包括小型SUV、新能源汽车等一系列产品。

“与以往的产品不同,上汽未来的每一款产品,都会更加注重产品性能。”上汽知情人士透露,而这也是在研究了消费需求新的变化后作出的调整。

以名爵锐腾为例,其四驱系统源于GKN,与路虎同源,从性能上看,百公里加速仅为7.9秒,而成功挤进“8秒俱乐部”的SUV,主要以Q3、宝马3系等同级别车型为主,包括福特翼虎、昂科威百公里提速都在8秒以外。

“以前自主品牌的高性价比,更多只能称为高配比。”上汽内部人士分析,从性能上看,仍无法与合资产品相提并论,这也是自主品牌一旦遭遇市场寒流,就立刻遇寒的主要原因。随着消费者的成熟,越来越懂车,消费者对性能的追求也会越来越强烈。如在SUV领域,途观和昂科威销量一路高歌猛进,相对而言,CR-V的销量就受到明显挤压。

“产品越往上升级,消费者对性能的重视度越高。”上汽内部人士透露,而在总结了之前上汽自主品牌遭遇的坎坷和停滞不前的原因后,上汽未来将主打高性能,当然,在价格上也有优势。如名爵锐腾2.0T的最高配也仅为20万元以内,而同级合资品牌的产品,则要高达26万左右。

虽然遭遇短暂的困难,去年出现下降,但上汽内部人士透露,相信随着上汽战略的调整,紧盯高性能方向,可能是出路。华为手机能反超小米,且产品单价大大高于小米的主要原因,最关键的是华为拥有核心技术和高性能的产品,而上汽就想做汽车行业中的华为。(编辑 何芳)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