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行业新闻 - 正文

“煤炭的灰色记忆已彻底抹去”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全国人大代表、徐州市市长朱民:

“煤炭的灰色记忆已彻底抹去”

核心提示

徐州是“丝绸之路经济带”上重要的节点城市。从经济实力看,总量较大,发展速度较快,未来发展要素将加速汇聚,为包括徐州在内的节点城市提供强劲的发展动力。

本报记者 王海平 北京报道

在江苏,位于苏北的徐州和位于苏中的南通,近10年来的经济快速成长,使得江苏传统区域经济由南向北阶梯式下降的格局发生了根本性改变。

徐州2014年实现GDP4964亿元,在13个地级市中位列第五,排全国地级以上城市第32位,加之作为建国初就既定的老工业城市经过了5年的转型升级取得了不错的成效,所以,全国人大代表、徐州市市长朱民在接受包括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在内的媒体采访时一直强调,“在新常态下发展,底气很足。”

推进淮海城市群建设

《21世纪》:这次全国“两会”上徐州代表组联合提出了提升淮海城市群格局的建议,也受到了其他城市的响应。

朱民:徐州淮海经济区的地理中心又是经济中心,城市和经济规模最大、综合实力最强,经济总量已跃居全国地级以上城市第32位,是唯一一个兼有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国家级开放航空口岸的城市,对周边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明显。

城市群已成为国家参与全球竞争与国际化分工的基本地域单元,并成为区域空间未来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可以看到,淮海城市群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各个城市处于省域边缘,距离自己的省会都较远。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我们认为淮海经济区核心区各个城市有必要在更高层次上开展互动合作,共同推进城市群的规划建设,以实现抱团发展、洼地崛起。在京津冀和长三角之间形成一个区域经济成长点。我们的想法得到了国家领导人的重要批示。

此外,淮海城市群既是“一带一路”的交汇点,又是“丝绸之路经济带”东部开放的前沿阵地,处于东部地区向西部地区辐射的重要链接区,强力提升这一地区一体化发展水平,不仅有助于“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促进东中西部协调发展,也有利于国家“两横三纵”城镇化战略的推进,为加速全国城镇化进程增添新的动力。目前加快淮海城市群规划建设的条件已经具备,时机也已初步成熟。

东联西进

《21世纪》:“一带一路”战略中,徐州怎样来抓机遇?

朱民:徐州是“丝绸之路经济带”上重要的节点城市。从经济实力看,总量较大,发展速度较快,未来发展要素将加速汇聚,为包括徐州在内的节点城市提供强劲的发展动力。

这为淮海经济区的崛起,特别是徐州在扩大对外开放、壮大经济实力、推进产业和城市转型上带来了重大机遇。

在这个战略中,徐州的主要任务是“东联西进”。东联,加强与连云港的对接合作,真正发挥连云港作为丝绸之路东桥头堡的的作用,其背后有强大的经济腹地为其提供支撑,为夯实这一支撑就要抓好以徐州为中心的东陇海产业带建设。

西进,就是促进徐州与中亚地区实现合作多赢。中亚五国矿产资源丰富,农副产品种类较多,但制造业和加工业相对落后,徐州作为“中国工程机械之都”恰巧弥补了中亚5国在开发商的不足。这方面,徐工集团、徐矿集团已经在沿线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生产基地。

尝到生态保护的甜头

《21世纪》:在江苏的13个城市中,徐州是老工业基地,几年前在徐州采访,就被告知煤快被挖完了。

朱民:从总量上看,确实存储量减少了很多,早几年被国家明确为资源枯竭型城市。过去发展上比较粗放,所以浪费也多,现在我们转型升级,更多的高科技进入,走精细化道路,利用效率接轨国际水准。

《21世纪》:建国初中央领导人视察徐州,说为何没绿起来。上次我也在同一个地点看了下,绿了。不过从去年省环保厅公布的数据看,还是有压力的。

朱民:过去老工业城市,我们在环境问题上是经历过切身之痛的,所以近年来我们用壮士断腕的决心推动生态建设,以此倒逼产业转型、城市转型,取得了显著成效,拿到了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森林城市等牌子,在生态建设上尝到了“甜头”,呈现出“一城青山半城湖”的生态宜居新景象。仅从林木覆盖率这一项看10年来均领跑江苏,高于全国10余个百分点。

所以,徐州老工业基地生态环境发生根本性变化,曾经煤炭的灰色记忆已彻底抹去。

下一步我们的力度会更大,会以能源消耗总量控制为倒逼机制,加大落后产能淘汰、污染治理和环境保护力度,大力发展低碳产业,推动发展模式由“高投入、高排放”向“高效益、低排放”转变。

产业转型是首位

《21世纪》:下调GDP似乎成为了适应新常态的一个表现,你怎么看?

朱民:新常态本质上是经济结构重构和增长动力重塑的过程。 徐州发展的优势很多,但适应新常态、推进新发展的核心在于转型,即产业、城市和生态转型,而产业转型是在首位。

目前,徐州装备制造、能源、食品、商贸、物流等七大主导产业规模均超过千亿元,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产业也已经形成一定的先发优势,高新技术产业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接近35%。

为了产业转型,就要破解发展难题,集中在融资、用地和招商上。以融资而言,我们在全国发行了首单保障房资产证券化产品,设立总规模近百亿元的股权基金和产业基金,场外市场挂牌企业数量跃升至江苏省第二,平台公司融资规模较2011年翻两番。在用地上,则是大力推进土地综合整治、采煤塌陷地治理、工矿废弃地复垦和高标准厂房建设,累计盘活利用存量土地1.2万亩。

徐州作为三线城市,过去开放一直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短板”,因此徐州的转型必须要用国际化视野引领来开放,拉长开放型经济的短板。现在,“一带一路”和上海自贸区在开放上得到了难得的机遇,因此要放宽外资进入领域,推动境外企业和本地产业对接融合,更高水平“引进来”、更大步伐“走出去”。

(编辑:吴红缨,wuhy@21cbh.com;wanghp@21cbh.com)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