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行业新闻 - 正文

清华长庚医院开业百日考:“压舱石”确定“三精”医疗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媒体 作者:王世玲 2015-03-24 11:15:18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三精”医疗的提出,意味着清华长庚医院要从医疗技术、医院管理和医疗服务三个层面,打造大陆版的“长庚模式”。这一次不是简单地复制台湾长庚模式,而是在清华大学强大的科研学术平台上的本土化创新。

本报记者 王世玲 北京报道

开业过百天的清华长庚医院,对应新形势下的医改命题,首倡及践行“三精”医疗的管理理念。

“精准是现代医疗的普遍特征,即最小医疗损害去获取最佳诊治效果。”近日,在一个小型媒体见面会上,清华长庚首任执行院长董家鸿教授首次系统地解释了这一现代医学理念。

所谓“三精”医疗,即针对每一个病患正确选择和精确应用适宜治疗方法,实现“精准医疗”;通过流程优化,资源调配、成本调控,提高医疗服务效率和效益,实现“精益医疗”;以舒适、温馨的人文化医疗服务,营造有温度的医院,实现“精诚医疗”。

其中,精准医疗是“三精”医疗的基石。董家鸿表示,精准医疗的核心是将现代科学技术与传统医疗相融合,借鉴循证医学方法,个体化选择最低消耗、最小损害、最佳疗效作业。

事实上,早在2006年,董家鸿即敏锐地捕捉到这种医学范式的转变,并在肝脏外科领域于国际上首倡“精准外科”理念。经过近10年的研发和探索,逐步构建了精准肝脏外科的理论框架和技术体系。目前,这一理念已相继被引入神经外科、骨科、胃肠外科、泌尿外科、妇产科等其他外科领域。

带着这样的信念和实践经验,董家鸿希望在新的平台上即刚开业百日的清华长庚医院里,更大范围地推广这一现代医疗理念。而这一次,不仅仅是“精准医疗”,清华长庚医院更要践行高效的管理运营与人文医疗服务,即“精益医疗”和“精诚医疗”。

2014年11月28日,经过多年筹备的清华长庚医院正式开业。由于其要进行医院管理模式的创新,即医院建立医管分工合治的现代医院管理制度,而引来各方关注。该院也被视作中国新医改进程中的创新者,并扮演“鲶鱼”角色促进现有医疗体系和医院管理体系的改革。

“三精”医疗的提出,意味着清华长庚要从医疗技术、医院管理和医疗服务三个层面,打造大陆版的“长庚模式”。这一次不是简单地复制台湾长庚模式,而是在清华大学强大的科研学术平台上的本土化创新。

“精准医疗”时代来临

对于医疗机构而言,最关键的立身之本在于医疗技术。显然,清华长庚要在此领域大举发力。其中,推行“精准医疗”是“杀手锏”之一。

早在301医院执业时,董家鸿的团队就率先在世界上提出“精准肝脏外科”理念。七年临床实践证明,这一理念在显著提升了外科治疗效果的同时显著降低了医疗成本并提高了医疗效率。也成就了董家鸿团队在肝胆外科领域中的国内外学术地位。

“仅以大范围肝切除治疗肝癌为例,与传统手术相比,接受精准手术的病人术中输血率降低近一半,术后平均住院时间缩短1/4,3年生存率提高了24%。”董家鸿表示。

事实上,中国是肝胆肿瘤、肝胆管结石病、胆管囊性扩张症等肝胆疾病的高发地区,外科手术是上述肝胆疾病最有效的治疗手段,但其总体疗效不佳。

对此,董家鸿团队对精准肝脏外科技术体系进行了系列原创性研究,取得多项重大突破,比如成功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数字化肝脏手术规划系统。近期借助清华大学科技优势,将3D打印技术应用在了外科领域中。

“3D打印技术在真实还原和再现病灶与重要脉管结构的关系上发挥了重要作用。”董家鸿拿着一个类似珊瑚状绿蓝红色相间的“打印”出来的肝脏及周围脉管解释称,该技术尤其在肝胆外科的手术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肝胆病变因其结构、生理和病理的复杂性,外科手术多极具风险和挑战。

肝脏内密布纵横交错的四组脉管结构,血流极其丰富,要想完整切除被众多重要脉管包绕的病灶,外科医师在操作时就需要如同“庖丁解牛”般在密布丛生的血管、胆管间隙内进行解剖分离,避免血管及胆管损伤和大出血。

“这就要求术者在术前和术中精确评估和确定病变范围及其与周围管道的三维空间关系,并确定手术入路和作业流程。”董家鸿表示,在传统肝胆手术中,影像学检查包括CT、MRI等都只能在屏幕上提供二维视野,医生自身经验对术前二维图像在头脑中进行重建,经常会出现“想不出来”或“想错了”的状况。这也是传统手术中出现正常结构的损伤或“台上大出血”等危险的主要原因。

显然,在3D打印技术的辅助下,外科医生可以精确定位病灶并确定正确手术路径,实现完整切除病灶和避免重要解剖结构损伤的多目标优化。据董家鸿介绍,目前肝胆外科肿瘤中大约30%的复杂病例可以适用该技术。

截至2015年3月15日,董家鸿教授率领清华长庚肝胆胰外科医师团队,利用3D打印技术成功完成10例胆道癌症精准根治性切除。

“其中6个病例按照以往影像技术是不能进行手术切除的。”董家鸿表示,借助3D打印技术,扩展了手术适应症范围,准确定位,突破传统医疗手段胆管切除的极限。同时有利于对年轻医生进行培训。

3D技术被称作颠覆性创新已被应用于工业、医疗、航空等多个领域,但其原材料及工艺成本高,是现阶段发展中的一个问题。3D打印技术应用于医疗,患者的接纳度如何呢?

“目前10例胆道癌症精准根治性切除中,3D打印每例肝胆的费用在4000-6000元之间(材料为树脂)。”董家鸿称,“未来规模生产后费用科研控制到两三千元,患者就可以适用了,相当于2次CT的费用。”董家鸿称,从节约手术时间、根治效果来看,整体上可以节约外科手术的医疗花费。

清华长庚发力“精准医疗”,还有其背靠清华大学的科研优势。据悉,清华大学已成立精准外科研究所,清华长庚医院与清华大学的生物医学工程系、自动化系、微电子与纳电子学系也针对高分辨医学影像技术、计算机辅助信息导航技术、肝脏功能立体定量评估技术等开展联合研究,将现代科学技术转化应用到临床,尤其是针对肝脏疾病、心血管疾病、神经疾病、肿瘤等进行产学研一体化的系统研究和应用实践。

长庚模式运行百日

在“精准医疗”的基础上,清华长庚要践行台湾长庚模式中的核心内容,即高效的医院管理与高质量的医疗服务上。

“通过医院信息系统实现医疗全过程、全流程的成本调控,使得效益/耗费最大化。”董家鸿说,同时通过系统反馈的数据,形成专科经营管理分析报表,为专科耗材、接诊能力、人力调配、空间规划等提供合理与科学的依据。

其中,A型结构的医管分工合治是清华长庚管理模式的一大特色,即医疗专业人员与管理专业人员分工合治的双轮驱动机制。以院长、科主任为代表的医务专业人员,致力于提升医疗服务水平和医学教育与研究;以执行长、各行政部门主管为代表的专业化管理团队,全力配合、服务医疗部门的经营需求,实现医疗与行政服务的职业化、专业化、精细化。

“从医生层面,再不用做非医疗的事务。可以专心服务病人,剩余时间是科研和教学。作为医院院长,用于医院管理的时间不超过30%,其他都是医疗。”谈及医管分治的百日效果时董家鸿称,清华长庚有强大的职业化的行政管理团队,而医疗主管是深入临床一线,发掘问题、解决医疗问题。

人才总是任何一家新建医院最受关注的问题,这是关系一家医院品质与竞争力的核心要素。吸引人才自然离不开合理的薪酬体系。清华长庚医院曾表示,医院全面运营后,将开始实施医师费制度,把薪酬结构化,即基本工资再加上绩效工资,争取实现“有劳有得”、“优劳优得”。

关于清华长庚医院的薪酬体系,董家鸿在此次媒体见面会上表示,该医院薪酬体系会几步走,即有些科室是保障薪制度,有些专科科室是医生费制度(即PF)。

“我们不追求最高收入,而是合理的体面的收入。我们也在调研,这个标准在哪个位置上?”董家鸿称。

无论是从理念上的“三精”医疗,还是管理体制上的医管分工合治、Attending医师,薪酬体系上PF制,甚至是操作细节上的门诊“拆零给药”举措,清华长庚医院都体现了清华大学要举办一所现代大型综合医院的决心。但能否实现目标,不仅在于清华长庚医院管理者们的智慧,更是要看整体新医改的推进进程,如合理的医药定价机制、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等。

(编辑:王世玲,如有意见或建议,请联系:wangsl@21cbh.com)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