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登记文物数据存储量相当于移动硬盘“堆成”太和殿
“元青花随处开花、鸡缸杯到处都是。”这是对目前中国民间收藏现状的生动描述。成本百十元的高仿“文物”经过一些所谓的“销售技巧”后,以上百倍的价格卖给不明真相的消费者,这是中国文物收藏中的常态,甚至被行间称之为“交学费”。这其中最重要的原因之一,便是买卖双方的信息不对称:民间收藏者无法得知面前这件“难得的稀世珍宝”本尊,就在国家某个博物馆中躺着。
但这种情形很快会出现改观。据文化部副部长、国家文物局局长、国务院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领导小组副组长兼办公室主任励小捷通报:目前已调查102万家国有单位,登录1200余万件文物。已建立国家登录制度还将为每件文物办“身份证”,并会在国有单位完成登录后,持续推进民间文物登录工作。今后,收藏者对于藏品有疑虑时,都可以上网查到相关资料,通过图片比对就可得知结果。
4500万件文物将有“身份证”
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已经组织过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但以往都主要关注在“不可移动文物”上,此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是对浩如烟海的可移动文物做的系统梳理。据励小捷介绍,此次国有单位文物收藏情况摸底调查工作一年多来,全国31个省(区、市)各级普查机构共向1020814家国有单位发放了《国有单位文物收藏情况调查登记表》。回收996793份,反馈率达97.65%。其中15237家单位反馈有文物,约占全部国有单位的1.53%。文物系统外单位为11034家,占反馈有文物单位总数的72.42%。
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宋新潮表示:“此次普查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针对国有单位可移动文物收藏状况展开的普查。从统计数据可以看出,文物系统外单位占反馈有文物单位总数的72.42%,而这些单位普遍缺乏文物管理机制,只是将其作为固定资产来对待,大量的文物有待专业人员的发现和鉴定。”
与此同时,文化部在普查伊始便建立了国有可移动文物统一资源库,每件文物生成唯一的22位全国可移动文物登录编号,建立起“文物身份证”和信息管理体系,为分散在全国各地区、各单位的文物信息资源整合及管理利用创造了条件。这22位的登录编号按照“行政区域代码”+“单位性质代码”+“行业分类代码”+“单位顺序号”+“藏品的顺序号”生成,一旦确定将不会变更。
目前,国家文物局在持续调查文物的认定工作。目前已经经过认定并登录的藏品1200余万件,上传电子照片1000余万张,数据存储量达2.7万G,并以平均每天6万件的速度上涨,相当用3.5寸移动硬盘堆成一个太和殿。据国家文物局估计,此次普查登录的文物将达到4500万件。
文物普查结果将向公众开放
“每年两会都能收到要求增强文物立法工作的提案,而此次可移动文物普查,将为日后文物鉴定、管理、追溯提供一个重要的工作流程思路。文物立法不同于其他立法,立法的核心是要保护文物,所以必须因地制宜的制定适合文物保护规律的法律,而通过文物普查,就能够在文物立法上做到心中有数,并能广泛地听取一线单位的经验和建议。”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对记者表示。
除了文物立法,此次文物普查也给文物管理工作改革提供了机会:“此次普查的三大目标:摸清国有可移动文物家底,建立文物登录体系与管理机制,建设社会服务体系。至2016年底普查结束后,将公布全国可移动文物名录,将普查成果向公众开放,实现其社会服务功能。”宋新潮表示,可移动文物普查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并不是某一次普查就能完成,即使到2016年末首次普查结束,也不代表完全完成。一方面,对文物本身有一个认识的过程,另一方面,也可能存在漏报、瞒报、报的不准确等情况,这还有赖于登录制度来弥补。
宋新潮还表示,正在建设中的全国可移动文物信息登录的统一平台将会是一个开放的平台,力求做到随时发现文物,随时登录。他透露,首次普查结束后将会出台相关激励政策,主要包括限制和支持两方面:比如只有登录后有身份证号的文物才能交流、交换或出境展览;另外,将对登录文物的修复、对保管条件的改善会有相应的经费支持等。
对于民众普遍关注的民间收藏文物的登记问题,宋新潮表示,第一次可移动文物普查是针对国有单位的,在这次普查结束后会继续扩大登记工作的范围,其中将会包括民间收藏文物、境外文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