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国内经济 - 正文

郑学勤:美元升值是大概率事件

来源:中国证券报 作者:任晓 2015-04-11 11:51:55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美国经济事实上没有媒体上说得那么好,用美国经济的好转来解释美元最近的强势相当牵强。市场因为某一项经济指标好转就会看好美国经济和美元,这恐怕是不符合实际的。

郑学勤

芝加哥期权交易所

董事总经理

芝加哥期权交易所董事总经理郑学勤日前接受中国证券报专访时表示,把美元推到今天高位最主要原因是欧元和日元的贬值。从这个角度来看,美元在近期没有下跌的理由。美联储加息是大概率事件,由此而产生的美元升值也是大概率事件。所以说,认为美元已经见顶恐怕为时过早。大宗商品整体反弹,目前缺乏足够的超出供给的需求作为基础。

郑学勤表示,外汇市场是一个每天有4万亿美元交易额的市场。在这个市场中,如果有人告诉你他知道某种货币的走势,充其量他只是火烛一隅而已。目前各个金融市场都失去了传统意义的方向性。在这样的市场里,要靠基本面研究,抓住资产价格长期走势进行交易,风险是很大的。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在很大程度上是美国、日本和欧洲的宽松货币政策。因此,要预测美元走势就更是难上加难。

他认为,美国经济事实上没有媒体上说得那么好,用美国经济的好转来解释美元最近的强势相当牵强。最近前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和前财长萨默斯还有过一场有趣的争论,讨论美国目前的低速发展究竟是周期性的还是长期性的。如果连他们都没有搞清楚,那么,说市场因为某一项经济指标好转就会看好美国经济和美元,这恐怕是不符合实际的。

郑学勤称,在国际市场里,美元不只是一种货币,而且是一种资产。既然是资产,价值和价格就是相对的。把美元推到今天高位的,最主要的是欧元和日元的贬值。从这个角度来说,美元在近期内没有下跌理由。欧元区的量化宽松政策至少还要实行两年。日本政府已经说得很明白,只要存在通缩预期,经济不回头,印钞机就不会停下来。日本人认为2008年金融危机之前的日元与美元的汇率(1美元兑115日元至120日元)是合理的比率,今天日元与美元的汇率就在这个水平上。欧元在量宽政策之后相对大幅度下跌,欧洲经济最近有了起色。如果美元下跌,不排除日本和欧洲会加大量宽政策力度,将他们的货币同美元的比率保持在目前水平。

“如果一种货币要想成为国际流通货币,政府对它进行直接干预是不可能的。当然,这不等于说政府对自己货币的价格无法干预。美国主要是通过利率来影响美元价格。美元的急速上升对美国经济是不利的,但是美国的利率已经接近于零,而且经济和金融的正常发展需要美联储将利率正常化,也就是说要加息。货币的价格归根结底是由供需关系决定。美国加息会导致美元资产和美元回流,美联储加息是大概率事件,由此而产生的美元升值也是大概率事件。所以说,美元已经见顶恐怕为时过早。”他说。

精彩对话

中国证券报:近期大宗商品价格会否迎来反弹?

郑学勤:大宗商品是个范围广泛的概念。有人说目前商品价格处在超级周期的底部,有人说股市上涨的时期一般来说是商品下跌的时期;有人说美元上涨就意味着商品价格下跌;有人说资源国经济发展状况欠佳会使得商品价格长期处于低位;有人说原油至少到年底之前不太可能反弹,因此会影响到许多相关商品的价格;有人说中国经济调整会减少对资源商品的需求;有人说金融危机之前商品金融化将商品价格抬到过高的水平。这些说法都过于笼统,而且触底是一回事,反弹又是另一回事。大宗商品整体反弹,目前缺乏足够的超出供给的需求作为基础。

经济和金融的正常发展需要美联储将利率正常化,也就是说要加息。货币的价格归根结底是由供需关系决定。美国加息会导致美元资产和美元回流,美联储加息是大概率事件,由此而产生的美元升值也是大概率事件。所以说,认为美元已经见顶恐怕为时过早。

希望商品市场有行情,这是从事商品交易的人的愿望。商品价格无论是过高或者过低,对消费者和生产者都是坏事。商品价格过低,会抑制生产,从而导致下一轮价格飙升;商品价格过高,不但会导致不合理的过高成本,而且会带来不必要的生产过剩。

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在国外,商品期货市场都有许多不够成熟的交易者,过度地在价格走势方面下注,就是一种不成熟的表现。期货交易的基本功能是为了发现商品价格,它的主要运作是根据对某个具体商品未来各种信息的分析,用期货的价格锁定商品的未来价格。期货交易者所关心的,应当是该商品目前现货价格与他的期货价格之间的基差,必要时调整自己的期货头寸。整个市场通过众多期货交易者的调整,将商品价格保持在合理区间。换句话说,期货交易者应当注重从市场信息中解析出商品价格走向。比起对整体商品市场走向进行揣摩,试图从商品价格大幅度波动中获利,这种策略在期货市场中存活的几率要高得多。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