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国内经济 - 正文

外贸需要培育新的竞争优势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媒体 作者:张立伟 2015-04-13 09:56:43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日前,在辽宁调研的国务院副总理汪洋强调,尽快遏制外贸下滑势头,防止由减速变为持续失速;大力优化进出口结构,加快培育新的竞争优势,为外贸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中国政府正在全国展开经济形势调研,了解第一季度经济形势以便研判未来走势,为政策制定做好预研储备。其中,外贸也是调研重点之一。今年1月和2月受春节因素影响出口波动较大,从下降3.2%到猛增48.9%,尽管3月数据尚未统计和公布,但市场情绪并不乐观。

从第一季度的各项数据以及近期出台的宏观经济政策看,稳增长存在一定压力。在这种背景下,即使不需要外贸为经济增长出力,也会要求阻止其继续下滑以免拖累经济。事实上,中国经济对外贸依存度从入世初期的快速增加,到2006年达到65.17%的高峰后就开始趋势性回落。

出口不振有多方面的原因,能够刺激的因素不如以前多。首先是需求方面有约束,由于世界主要发达国家仍然在金融危机中还没有彻底走出来,需求低迷,加上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势必会使我国的出口总额下降,而且发达国家的“再制造化”也产生了进口替代效应。

那么,在需求低迷期间要想占领更多市场必然通过价格战,但同期中国制造的成本大幅上升,尤其是人工成本涨幅最高,这也逼迫很多外贸型的低端制造业迁移到别的国家。出口价格失去竞争力,再加上企业外迁、FDI减少导致加工贸易产值下降等因素,使得中国出口出现趋势性回落。

那么,重振中国出口只有两个途径,一个是培育新的竞争优势,其次,就是打价格战,而方法就是人民币贬值。从当前的出口结构看,机电与电子产品的比重越来越高,但以附加值低、技术含量低的产品出口为主,缺乏自主品牌。所谓中国经济产业升级就是希望通过创新提高竞争力,但这种竞争优势的培育需要一个长期的积累,不能用于当前“救火”。当然,中国制造业水平快速提升,崛起了像华为、中兴、小米等品牌,形成了某种程度的进口产品替代,但在国际市场上还需努力。

如果重新使用价格优势的话,只有通过人民币贬值以及提高出口退税的配合。而中国目前为了经济结构转型升级(这在短期内与刺激出口相悖)、人民币国际化以及人民币资产稳定等多重目标,一直维持人民币兑美元的稳定,而日元欧元以及新兴市场国家货币大幅贬值,美元指数走强,意味着人民币持续强势。

稳定和扶持出口只能在简政放权,简化通关,扩大开放口岸,以及调整部分产品出口退税率等方面下手,但是,出口退税的调整很容易被他国作为反倾销的理由,在过去几年,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反倾销的主要受害者。从长期来看,需要培育新的竞争优势,包括质量、技术和品牌等方面,但最终的方向,应该是扩大内需,继续降低对外贸的依存度。(编辑 祝乃娟)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