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界网站讯 2015年一季度数据公布以后,7%的增长率,唱衰者有之,看涨者亦有之,4月15日,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举办第七十期经济每月谈,详细解读一季度宏观经济形势分析。金融界网站作为特邀媒体报道此次会议。
国家信息中心首席经济师范剑平在发言中详细剖析了中国当前经济增速下行的深度原因,并指出,下半年经济企稳的概率很大。
要素成本升高是经济下行根本原因
当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当增速下行成为必然,原因究竟如何,范剑平的观点和大多数专家并不一致。
他认为,中国经济增速下行,并非简单的是因为房地产增速放缓所致,根本原因在于当前中国要素成本越来越高,不少行业利润空间被挤压,产能过剩进一步导致扩大投资动力的缺失。当前经济的下行是政策资源转移到培育新经济板块所带来的阶段性结果,是结构调整开始找到良性方向的必经阶段。“我们在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这才是中国经济的未来,当前中国经济出现减速也是可以理解的。”
“多年以来,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得益于两个发动机。第一,中国加入WTO以后,依靠国内廉价的要素成本,年平均外贸出口增长超过20%;第二,房改以后,房地产市场兴起,带动相关上下游行业的高增长。”
而如今,这两方面都发生了巨大变化,数据统计显示,1978-2010年,城镇职工人均年收入上涨7.7%,2010年以后人均工资上涨速度达到13%以上,跑赢GDP。而2015年一季度房地产投资增速10.4%,2010年同样数据为33.1%。
下半年经济企稳回升的概率很大
范剑平表示,去年经济下行与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下跌有很大关系。
他认为,对企业来说,总是买涨不买跌,当原材料价格下降时,企业会选择去库存,等待大宗商品价格跌到谷底。进入2015年,随着国际原油价格的震荡回升,其他大宗商品价格也会逐渐企稳,企业会慢慢由去库存变为补库存,这是下半年经济企稳的重要力量。
另外,宏观政策保持了足够定力,始终以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为主基调。按照规律,一般是利率见顶以后9个月,前一段宏观政策的效应才会显现出来。“去年9月底,是上一轮利率见顶,所以今年7月份经济的企稳回升也会成为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