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日,富士康CEO郭台铭秘密来到郑州,参观了开瑞郑州基地并试驾了开瑞K50。郭台铭醉翁之意不在酒,参观开瑞只是为了拉近与合作方的关系。
据知情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透露,在参观开瑞郑州基地前,郭台铭已经与凯翼汽车签定了车联网合作协议,共同开发智能互联汽车,富士康正在选择合适的节点发布这个消息。
凯翼汽车是奇瑞集团旗下专门为打造智能互联汽车而生的企业,同时负责开瑞汽车。在汽车行业中,仍属于“非主流”企业的富士康,与孤独的作战者凯翼联手,两者是否能产生“1+1>2”的效果?
凯翼看中富士康屏幕技术
不需要钥匙,只要把手掌按在车窗上,汽车就能认识你,为你打开车门和车载智能系统;高清虚拟仪表盘、虚拟游戏——这就是凯翼汽车正在打造的智能互联汽车。
为了吸引20岁~32岁的年轻消费者,凯翼版的智能互联汽车意图在车内屏上下功夫,而这正是富士康的优势。“富士康为苹果代工,他们的屏幕技术领先。”凯翼内部人士透露,这也是凯翼选择与富士康合作的主要原因
除此之外,代工巨头富士康拥有规模优势,这一点对双方的合作至关重要。据记者了解,凯翼打造的智能汽车是A0级市场满足年轻人需求的产品,而这部分消费群体,对价格敏感度较高,如果能合理控制好成本,将大大增强成功概率。
根据凯翼汽车总经理郑兆瑞规划,该企业的目标产销为30万辆。不过,智能汽车无论是对于汽车的基础机械性能还是智能化功能,都有较高技术要求,由于分属于两个不同的技术领域,因此,无论是传统汽车企业还是互联网企业,都很难单独开发智能汽车系统,凯翼必须寻找到合作方。
早在去年7月,郑兆瑞曾在他的微博上写道:“凯翼汽车想引入一家互联网科技企业做战略性投资,共同打造下一代汽车,有意者可详谈。”之后小米、百度、博泰等业内知名度较高的互联网车企都曾与凯翼洽谈过。“除了富士康,凯翼与其他互联网企业的合作谈判仍在进行中。”知情人士透露,凯翼与富士康更多是硬件上的合作,而智能汽车还需要软件供应商。
成本优势能否开拓年轻市场?
凯翼汽车在寻找合作方,富士康也在寻求转型,希望与汽车企业合作。
去年12月21日,富士康入股香港上市的汽车经销商集团——和谐汽车,入股仅10天后,和谐汽车在2014年最后一天宣布买下第一个造车壳资源——浙江绿野汽车有限公司。
虽然已经与和谐汽车和绿野汽车达成合作协议,但富士康仍希望在传统汽车领域找到合作对象。据公开资料显示,和谐汽车本身只是经销商,并不具备造车能力,而绿野汽车的股东是上海同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同捷”),作为同捷多个扩张项目之一,绿野汽车由同济同捷提供技术来源,同济同捷创始人雷雨晨曾计划在绿野打造超级平台汽车,不过,之后同济同捷因为亏损导致一系列问题,超级平台也被搁浅。
知情人士透露,目前绿野汽车所拥有的技术和资格,仅为低速电动车。虽然同捷知情人士曾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说,他们正在申请牌照,不会仅在低速电动车领域发展,但电动车牌照申请并非易事。
对富士康来说,它可以去购买传统汽车的平台和技术,以便与主流车企竞争。但国内车市早已一片红海,后来者很难获得立足之地。
要么从产品上实现突破,要么从运营模式上进行创新。凯翼汽车虽小,相对于宝马、奔驰等具有深厚技术积累的国际一流汽车品牌,它在智能汽车系统的开发上并不具备优势,但在智能汽车的研发上,目前所有的汽车企业都还处于起跑阶段,远未达到形成技术壁垒阶段。在这种情况下,大家比拼的是对消费者需求的掌握能力,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所有的企业都会有机会。
凯翼的想法是,产品要新,要符合年轻人的消费潮流,满足年轻人的各种爱好,但价格也要让他们能承担得起。多年代工积累,让富士康在成本上具备优势,这为凯翼下一步开拓智能汽车的年轻人市场,创造了前提条件。
不过,智能汽车能否成功仍是未知数,所以富士康在智能汽车上也是“多条腿”走路。除了凯翼,3月23日,富士康还与腾讯及和谐汽车共同签订关于“互联网+智能电动车”的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试图在此领域开展创新合作。
凯翼打造智能汽车仍需要几年时间,作为一家新企业,它首先考虑的问题是如何养活自己。“前期我们需要一些产品来培育网络,同时积累基盘用户,为以后推出智能汽车做准备。”凯翼内部人士称。这意味着,富士康与凯翼的合作计划才刚刚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