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蝴蝶》是一部有力而诚实的现实主义电影,讲述了一个属于平凡人的“黑色故事”,用个体家庭的分崩离析折射当代印度社会的不安与不公,电影中的新德里是一个永不停歇的大工地,个体的梦想在城市的脉搏面前永远显得那么微不足道。
柳莺
2012年,三部印度电影集体亮相戛纳电影各大单元后,不少媒体不无兴奋地宣称,“印度电影和国际电影节的蜜月即将开始”。此后几年中,得益于国家Film Bazaar创投平台的推动,印度影片尤其是独立电影从暗流涌动逐渐发展为一股不可阻挡电影新潮,随着合作推广的越发紧密,宝莱坞体制之外的印度电影频频现身欧美电影节,让人得以瞥见主流歌舞片之外的新鲜血液,这其中颇具典范性的两部电影分别为Ritesh Batra的《午餐盒》和Kanu Behl的《蝴蝶》。前者在2013年亮相戛纳,随后被南特三大洲电影节选为开幕影片,不仅影展履历辉煌,在市场上的表现更是抢眼,一共被卖到了37个国家和地区;2014年,Kanu Behl凭借处女作《蝴蝶》入围戛纳电影节一种关注单元,并获得了发行商的青眼。一年后,此片在欧洲各大艺术院线陆续上映。
《蝴蝶》是一部有力而诚实的现实主义电影,Kanu Behl效仿他崇拜的法国导演雅克·奥迪亚,讲述了一个属于平凡人的黑色故事,电影中的现实是一头吞噬梦想的怪兽,对于年轻的男主角“蝴蝶”来说,生于新德里贫民窟的他似乎永远都没有破茧高飞的一天。如果说诸如《贫民窟的百万富翁》之类的影片,用好莱坞特有的造梦机制让人一厢情愿地以为命运的博彩会偶尔眷顾几位幸运儿,那么烟火气息浓郁的《蝴蝶》则直截了当地表明幻想的不可信——电影开始于一栋尚未完工的购物中心,想要购买一个停车库以改变生活的“蝴蝶”正因资金短缺而倍感苦恼。这一和经济状况直接挂钩的未了心愿,成为促使剧情发展的主要动因。
电影用个体家庭的分崩离析折射当代印度社会的不安与不公,既用逼真的纪实手法展现了令人心悸的暴力场景,又极富戏剧性地展现了一个父权制度森严的现代家庭。贫民窟的生活一如想象中的凋敝,但导演却相当聪明地避开了“脏乱差”的陈词滥调,几个极具代表性的生活场景重复出现,沉闷与无望的气氛跃然银幕——千篇一律的咖喱手抓饭、猛然坐下会扬起灰尘的旧沙发、父亲清晨刷牙时令人不适的干呕、永远在调换频道却模糊不清的电视机荧屏……同样,家庭中的权力结构也通过旁敲侧击的方式呈现,三兄弟中最为聒噪暴力的大哥,乍看之下仿佛负责养家糊口的一家之主,仔细观察之后才猛然发现身型肥硕沉默不语的父亲,才是这个家庭无声的控制者,而那位只存在于旧相片中的祖父,及其他所代表的父权高压,才是将“蝴蝶”压榨得无法喘息的“元凶”。
导演Kanu Behl在电影中展现出了极佳的控制力,并极力突显出自己脱离宝莱坞主流叙事法则的决心——并不相爱的男女主人公,虽然有着青春偶像剧演员般出众的姿色,却从不为营造刻意的浪漫而交换虚假的甜言蜜语。取而代之的是情感的较劲与肢体冲突,虽然最终趋于和解,电影也没有因此落入“大团圆”的窠臼。像世界上任何一个急遽扩张的都市一样,《蝴蝶》中的新德里是一个永不停歇的大工地,个体的梦想在城市的脉搏面前永远显得那么微不足道。每一处新修建的商场或是楼房,都像一道道藏污纳垢的褶皱,掩藏着权贵阶层不可告人的秘密和小人物们无处诉说的辛酸。(编辑 李二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