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行业新闻 - 正文

中国电影向印度学什么?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自5月22日在中国上映后,截至6月4日,印度电影《我的个神呀》(《PK》)在中国收获了8580万元,创下印度片在中国最高票房纪录,从各大影院每天仍有排片来看,票房超过1亿元很有可能。而在影迷特别挑剔的豆瓣上面,该片得到了8.3的高分,其票房可以说主要源于口碑,而非营销。

在一些中国人看来,印度“宝莱坞”电影不过是程式化的歌舞剧,且在国际电影界中地位不高,许多成年人的印象还停留在1970年代末《大篷车》的时代。但是,近些年通过互联网,中国人得以欣赏《三傻大闹宝莱坞》这样繁荣批判印度教育制度的电影,而《PK》则探讨了印度的宗教问题。这些电影让中国人开始感叹印度电影水平之高,其受欢迎的原因在于,它们既是喜剧性的商业片,同时又具有很高的思想性。

不过,一些中国从影者并不觉得印度电影的水平超过中国,其中一个指标是,中国电影在戛纳等国际电影节上获得过很多次大奖,而印度则没有。但是,这些中国艺术电影在国内却没有有力的票房支撑,除了一些资深影迷之外,很多观众并不喜欢这些缺乏娱乐性的片子,而且它们的口味往往投西方人所好。

最近几年,中国电影则又走向另一个极端,即过度重视商业成功,而不免开始走低俗的路线。有些票房很高的影片基本上没有什么价值观可言,往往充斥着打打闹闹、哭哭笑笑,来满足二三线城市庞大的年轻观影群体。而以《小时代》、《泰囧》为代表的题材电影的成功,又吸引大量投资进入低水平的青春片和闹剧,这些电影往往最终只收获了票房。

因此,很多中国电影不受国人欢迎的根结在于,不能实现口碑与票房的结合,内容上无法实现娱乐价值与思想价值的统一,也就是中国人所说的“寓教于乐”。中国艺术电影过度重视思想性而缺乏娱乐价值,造成观众排斥,转而追求娱乐性,而娱乐性商业片则缺乏价值观可言。出现断裂的原因在于,中国的编剧、导演往往缺乏足够多元的生活体验与稳定的价值观:中国电影人的人生经历往往高度雷同,导致想象力的缺乏,而激烈、长期化的社会转型又不断让旧的价值观支离破碎,却又无法重建,追求金钱与享乐的潮流甚嚣尘上。

中国导演张艺谋在本世纪之初带领中国电影走向模仿好莱坞大片的道路,但问题是,中国缺乏好莱坞成熟的电影工业体系和技术水平,就造成了只追求场面和镜头的浮华现象。现在,中国电影人可以将视线转向学习印度,通过更本土化的故事以及小成本电影来累积经验和人才,通过更多的现实题材,倡导健康积极的价值观,同时提供更多的大众娱乐。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