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上去,智能汽车技术有点太理工科。想听听更通俗易懂、更形象的解释吗?
如果汽车实现自动驾驶,那么不妨将汽车这个机器想象成“机器(人)汽车”。像什么变形金刚里的大黄蜂之类的。人和汽车相比,有什么区别呢?法雷奥全球CEO雅克·阿申布瓦打趣地说:“要实现自动驾驶,汽车必须有它自己的眼睛、耳朵,才能收集路面信息。”就这样,法雷奥这些零部件企业生产出了超声波雷达、激光雷达、摄像头以及传感器等。在法雷奥深圳工厂内的一个示意图中,记者看到了“超声波、摄像头、雷达、激光扫描和红外线”多项技术的共同覆盖区。周松称:“这个传感器技术可以覆盖从远到近、从近到远的距离范围内以及前后左右360度的环境,并且在各种工况下,比如说在可见光的情况下,或者是在黑夜、浓雾的情况下,做到360度覆盖。”
作为“机器(人)汽车”,没有大脑是万万不能的。据了解,大脑就是各个整车及零部件企业、IT企业正在研发和使用的各种软件。在这方面,法雷奥在舒适及驾驶辅助系统事业部下设置了驾驶辅助部,研发全方位的配套软件。博世集团也在进行相应的研发。
看到了,想到了,不行动也白搭。因此,“机器(人)汽车”还有自己的“手”。周松表示:“人机界面互动驾驶部分,是驾驶员和车辆之间的界面。这相当于人的手。自动驾驶的时候也许可以逐步减少人为的直接操控。但是由于我们现在的法律法规原因,我们还不能百分之百地取消掉它,因此我们需要非常迅速、方便、安全地实现在自动驾驶和人工驾驶,或者半自动驾驶间转换。”为此,法雷奥在舒适及驾驶辅助系统事业部下设置了人机界面互动驾驶产品事业部,提供一些减少驾驶员注意力分散的友好的人机界面。具体而言,包括触摸屏触感反馈的一些传感器、触感反馈的开关等。
能看,能想,能行动,不能沟通也只是一个独行侠。在美国电影大片里可以任由这样的个人英雄存在,但在智能汽车领域完全不可能。因此,“机器(人)汽车”还得有自己的“嘴”,和其他“机器(人)汽车”沟通、和基础设施沟通。周松将这个部门称为“舒适及驾驶辅助系统事业部下设置的汽车互联产品事业部,不光有一些主动探测的元器件,还有一些预测的方法。在这种情况下,车与车之间的互联、基础设施与车之间的互联,不仅仅可以给我们提供反应式的信息,同时也给我们一些预测、预报的信息,从而提高驾驶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