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行业新闻 - 正文

J.D.Power亚太公司中国区副总裁兼董事总经理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6月30日,J.D.Power亚太公司发布2015年中国汽车销售满意度研究(SSI)。与往年不同的是,本次报告最大的亮点是自主品牌。

数据显示,从2013年到2015年,首次购车选择自主品牌的消费者在二次购车时仍然选择同一自主品牌的比率从7%增长至11%,是五大国别品牌中唯一在“同一品牌再购买率”上实现三年持续增长的品牌。

“这表明,自主品牌在改进销售服务方面付出了巨大努力,而这一努力正在让自主车企获得回报。”J.D.Power亚太公司中国区副总裁兼董事总经理梅松林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独家专访时称,在三、四线市场,自主品牌的口碑优势丝毫不逊于合资品牌,这已经成为自主车企持续发展的动力之一。

事实上,在今年增速开始放缓的中国车市中,前5月,自主品牌也以同比增长27%的销售速度领跑“大盘”。但业内担忧的是,以SUV作为重要支撑点的自主品牌,正增长态势能够持续多久。

棋至中盘,除了自主品牌的走势,业内还关注中国车市下半年的走向,是继续向下还是平稳回升?针对上述热点问题,梅松林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阐述了他的观点。

“上半年:强者不强弱者不弱”

《21世纪》:您认为,今年上半年中国车市呈现出哪些特点?

梅松林:首先,今年上半年车市是去年下半年的延续,没有期待中的回升,也没有大家想象得那么糟糕。从增长数据上看,今年上半年,我国乘用车市场第一次出现个位数增长,除受宏观经济影响外,股市热度不减,购车、用车环节的政策限制不断加强,再加上日益拥挤的交通环境使消费者的购车欲望降低。

从不同细分市场来看,SUV车型的销售情况要比MPV好,MPV的销售势头比轿车好。在轿车市场中,越是大的轿车卖得越好,越是小车下滑得越厉害。据我们收集的数据显示,今年前5个月,豪华轿车市场是10%的正增长;而像凯美瑞这样的中高级轿车,是3%的负增长;中级车销量下滑了30%;入门级中级车销量下滑了40%;紧凑型轿车的销售下滑比例就更大,整个轿车市场被SUV和MPV车型所蚕食。

之前,中国轿车最大的细分市场是中级车,它是驱动家庭轿车增长的主要动力。但现在随着SUV车型的异军突起,今年上半年,中级车与SUV之间的销量差距越来越小,下半年,SUV会不会在销量上超过中级车,成为中国车市第一大细分市场,值得观察。

第二个值得观察的现象是,之前豪华轿车增速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但今年前5个月,乘用车市场增速是8%,豪华轿车增速只有10%,那么今年下半年,豪华轿车的增长率能否保持在行业平均水平之上?

第三个值得观察的现象是,今年上半年,欧系、美系、韩系三大强势品牌受到市场挑战,而日系和自主品牌都实现了正增长,所以整个车市表现出强者不强,弱者不弱的特点,这个特点下半年是否会继续体现,还需要观察。

《21世纪》:从数据上看,上半年,自主品牌增长势头强劲,前5月同比增长27%。您认为,这一势头下半年是否还能继续保持?SUV对自主的高贡献度还能持续多久?

梅松林:事实上,从去年下半年开始,自主品牌已经发力,今年上半年自主品牌增长率之所以这么高,是因为去年上半年卖得很不好。今年下半年,自主品牌是否还可以保持27%的高增长速度,我感觉有些挑战,但好的趋势会保持下去。

而SUV的热度能持续多久,我也在问自己这个问题。今年前5月,SUV同比增长了38%,从历史上看,这种井喷式的增长很难持续。自主品牌仅靠SUV一个点去推动生产的话,也很难保持前5个月的增长速度。

中国现在的车市增长主要依靠三四线城市,在这里,自主品牌的市场地位和认同度一点都不比合资品牌差,甚至某些方面还有优势。所以深耕三四线市场是自主品牌持续增长的动力之一。

在产品上,除了SUV,MPV市场也有发展潜力。像宝骏730,就抓住了这一市场的消费升级特点,产品上市后,月销几万台,成长空间很大。除此之外,自主品牌在电动车上也做了很多准备工作,一旦这一市场爆发,我相信自主品牌也会受益。

下半年不会再走低

《21世纪》:上半年车市的严峻形势会不会传递到下半年?

梅松林:挑战肯定是存在的,但我认为下半年的车市不会比上半年差多少,原因如下:一是,我国经济状况会有所复苏;二是股市热度下降后,钱会不会重新回到车市?三是,下半年,车企会陆续推出各种促销措施。一般来说,车企会把全年销售指标的45%放到上半年,55%放到下半年,由于下半年承担的销售任务更重,车企的促销力度也会加强,所以我认为下半年的车市不会比上半年差。

《21世纪》:上半年,很多车企都开始“官降”促销,您认为这种营销手法能不能带来好的销售业绩?

梅松林:第一,这种方法能解决一时的问题,但不能解决一年的问题。没有一个厂家或品牌,能允许竞品在价格方面占据绝对优势。你降价幅度大,我随后也会跟上,最后大家的价格都降了,你还是没有体现价格领先的优势。所以通过降价不会达到促销的目的,因为价格这个利器的杀伤力太大。

第二,厂家有没有大幅度降价的实力。价格不是一个购买因素,但是一个拒买因素。价格降得很低,消费者不一定买账,但如果价格太高,没有竞争力,消费者一定不会买账。所以在竞争的态势下,价格不能拖后腿,变成消费者拒买的因素,但除此之外,正确的产品、良好的市场口碑和品牌形象也不能缺位。

《21世纪》:今年我们发布的SSI报告,与以往相比,最大的发现是什么?

梅松林:从分数上来讲,首先今年自主品牌进步最大,整体进步31分,而行业进步是12分,销量和服务质量的进步形成良性互动,也促进了自主品牌成交率的上升。而欧系品牌是唯一分数下降的品牌,下降了4分,这个现象以前没有,值得关注。

在做本次SSI市场调研时,我们发现目前汽车经销商的关注点,已经从过去的纯粹卖车转移到与消费者建立长期的销售关系上,经销商交车后,会邀请车主参加活动,为车主推广汽车保险和信贷服务,以增加经销商与客户的黏性,这说明我们现在的经销商开始逐渐变得成熟。

而在豪华车领域,由于参与竞争的车型品牌越来越多,用户体验成为各商家竞争的因素之一。去年,合资品牌和豪华车品牌在SSI的得分上差距很小,而今年这个差距又拉开了。(编辑 何芳)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