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行业新闻 - 正文

多地体育产业政策 加速落地

来源:中国证券报 作者:李香才 2015-08-04 09:34:59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随着国家体育产业扶持政策的出台,各地也在加快地方版体育产业政策的落地。近期广西、北京、河北、安徽、天津、重庆等地下发文件,以推动当地体育产业的发展。由于各地具体情况不同,体育产业规模目标也相差较大。

发展目标敲定

各地均提出了未来体育产业规模发展的目标。安徽提出,到2025年,全省体育产业总规模达到2000亿元左右,力争建设1个国家级体育产业(示范)基地、一批特色鲜明的省级体育产业基地。天津提出,到2025年,建设10个市级体育产业基地,打造10项高级别体育品牌赛事,培育100个群众喜爱的全民健身品牌活动,体育产业总规模达到1000亿元。重庆提出到2025年,体育产业总规模在2020年基础上年均增长10%以上,达到1000亿元,成为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力量。

北京和河北提出的产业发展规模较大。北京提出,到2025年,全市体育产业总规模超过3000亿元,实现增加值500亿元左右;河北提出,体育产业总规模超过3000亿元,成为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

另外,各地文件也对体育产业的普及率、大众的参与等方面提出具体目标。安徽提出,到2025年,确保经常参加锻炼人数达到3000万以上,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平方米,体育公共服务基本实现全覆盖。天津提到,2025年,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5平方米,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达到全市户籍人口总数的48%,群众体育健身和消费意识显著增强,体育公共服务覆盖全民,建立比较完善的全民健身公共体系。重庆提出,到2025年,全市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平方米,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超过1400万,市民体质抽样合格率保持全国前列。

地方特色凸显

由于特殊的区域位置,广西提出,到2025年,建成面向东盟,辐射我国西南中南地区的区域性国际体育产业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广西将发挥“一带一路”有机衔接的重要门户作用,加强与东盟国家和我国西南中南地区的体育产业交流合作。加大力度引进一批有影响力的国际体育组织、体育集团公司的教育培训机构、销售中心等落户广西体育产业城,或联合建立项目合作推广示范基地。

作为首都,北京提出,到2025年,基本建成符合首都城市战略定位的体育产业体系;体育服务业增加值占体育产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70%以上。组建一批集团化、连锁化的大型体育服务企业,培育3至5家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上市体育企业。北京提出,要坚持和强化首都城市战略定位,立足奥运城市,发挥首都优势,紧抓申办2022年冬奥会和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契机,将满足群众体育需求与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相结合,激发体育消费活力,推动体育产业加快发展。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